“西军,想要归降?”
汉中军中军帐内,此时喧哗一片。
左良玉神情惊愕,饶是他沉浮宦海数十年,历经沙场,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曾见过。
但是听到这样的消息仍旧是有些难以置信。
不仅仅是左良玉有些难以置信,曹变蛟、罗汝才等人也是同样如此。
曹变蛟虽然面色如常,但是心中的惊愕却不比左良玉要小。
罗汝才目光闪烁,对于张献忠,他最为了解。
张献忠虽死,孙可望也死在了南京。
但是他麾下的另外几名义子,都不是等闲之辈。
艾能奇勇武过人,极善指挥骑兵,战场之上往往能料敌机先,摧敌破阵,与曹变蛟极为相仿。
而刘文秀,虽然指挥能力是张献忠麾下四大义子之中最弱的。
不过虽说是最弱,但是单单是军事上的能力,也足以独领一军,出守一方。
而且刘文秀精通政务,军中军政几乎一概被张献忠交给刘文秀来处理。
张献忠占据武昌,割据三府之时,三府的民生政事也基本是由刘文秀来负责。
刘文秀治理三府,连带管理军事,三府在刘文秀的治理之下井井有条,有序稳定。
西军之所以到现在颇得民心,很大一方面就是刘文秀的努力。
如果说艾能奇是猛将,那么刘文秀无疑就是儒将。
而李定国,则是综合了艾能奇和刘文秀的优点,文武兼备,有名将之资。
张献忠四大义子里面,对于孙可望,罗汝才的了解有限。
孙可望常常被张献忠依仗为副手,帮助协理军中。
而李定国则是常常被张献忠当作先锋大将。
李定国治军严谨,能够体恤士卒,并以身作则,军中无论将校士卒皆是尊重有佳。
不仅如此,李定国在勇武方面亦不输于艾能奇,名下积有斩将、夺旗、先登、破阵,四功俱全。
骁勇超逸,更称万人敌,军中人称“小尉迟”。
不过如果仅仅是勇武过人,李定国也不过和艾能奇一般只是一员猛将,称不上什么真正的大将。
但李定国不仅能够冲锋陷阵,还能临敌指挥,判断局势,稳定军势。
九江之战,两军陷入鏖战之中,最后决定胜负的人,正是李定国。
若非是李定国及时指挥本部兵马急援张献忠,胜负还犹未可知。
李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