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死七八。”
猛如虎在历史上,也并非是因为背疽而死,而是战死在南阳。
对于猛如虎,陈望心中是敬佩的。
史载猛如虎骁勇冠诸将,临阵身先士卒,所向克捷。
然所事多非其人,终至力竭捐躯,惜哉。
陈望态度,让猛如虎微微一怔。
他见惯了冷眼,在养病期间,朝廷没有什么宽慰,只是不断催促进军,全然不顾他身患重病,也不顾军饷已经有将近十余月的时间没有发放。
为了养兵,他所积累下的大部分钱财,都补给了麾下的兵马,甚至于身上的疾病都只能耽搁下来。
陈望此前一直远在南直隶,却是能够记得他患病的这件事,还为他找寻名医治疗。
哪怕是知道陈望这是笼络人心的举动,但是仍旧是让猛如虎心中感怀。
猛如虎低下了头,陈望的野心昭然若揭,为众人所知。
他想要拒绝陈望的笼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话语临到了喉头,却是再也说不下去。
他想到了崇祯十三年,因为牵连落职,被迫离开蓟镇之时,曹文诏在送行曾经对他说过的那一席话……
随行的甲士上前搀扶着猛如虎,先行进入了军帐。
随着猛如虎的离开,陈望也将目光转移到了猛如虎身后的两将身上——罗汝才、刘光祚。
刘光祚满脸讨好,忙不迭的行礼道。
“刘光祚,参见陈帅。”
陈望此前并不认识刘光祚,所以刘光祚很聪明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刘光祚能力平庸,进剿战功平平,戊寅之变之时遭遇清军怯战不敢进军,若非是朝中有人,早就被下狱论处。
不过戊寅之变也算是情有可原,当时的情形,他们兵马比起清军要少。
提前到达的王朴、曹变蛟也是相顾不敢击。
在最后的时刻,刘光祚到底也算是有些气节。
历史上刘光祚与猛如虎共守南阳,城破之后,力战而亡。
国榷评价,虽非名将,然临难不苟,可谓忠勇。
在被陈望影响的这段历史之中,刘光祚也参与了青山关之战等一系列拦截建奴撤退的战事,也积累了一些斩获。
陈望拱了拱手,算是见礼。
“刘总兵免礼,我等也曾并肩作战,战场袍泽无需多礼。”
虽然未曾谋面,但是两人之间在勤王之战也算是同袍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