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督察御史鼓起勇气站出,咬牙劝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韩国公身为国家重臣,怎能轻易被处死?
此举无异于残害士人,若传扬出去,天下人如何看待?
这对陛下的声誉影响甚巨,还请三思!
赵宋以礼待士人数百年,才成就了恭宗坚守临安、文山、东江护卫幼主的佳话。
崖山战败国破时,尚有数万军民宁死不屈,投海也不愿投降异族!
望陛下慎重考虑!”
有人带头后,随即几位官员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韩国公功勋卓着,为我朝开国立下大功。
如今仅凭不实之词就要处死他并株连全家,恐引发天下质疑。
这将严重损害陛下威名,请三思!”
“不错,陛下。
韩国公与您同舟共济,出生入死。
位列功臣之首,生前受封公爵,身后还将追封王爵。
女儿嫁入皇室,亲戚遍布朝堂,已享人臣之极致。
怎会参与胡惟庸谋反?即便胡惟庸许诺更高封赏,又岂能超越陛下的厚恩?
此说实在荒诞,民心难服!”
虽无六部尚书等高位者发声,但诸多监察御史等官员相继为李善长鸣不平。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静观其变。
冷眼旁观,无人能窥探他的心思。
许久,待众人说完,他才缓缓开口。
目光一凝,先看向首位站出的御史,冷笑道:
“所谓礼敬士人?
莫非你想效仿两宋,让天子与士人共同治理天下?
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你口中的士人天下,还是朕的天下?”
荒谬至极!两宋衰败,实乃你们这些士大夫所为。
他们欺凌天子,压迫黎民,如此之人,留有何益?杀了方能安民心。
我们恨不得尽诛尔等,竟还妄谈敬重,岂不可笑!”
声音震彻殿宇,威严逼人。
那督查御史已被吓得面无人色,浑身颤抖,话都说不利索。
见状,老朱冷哼一声,不屑再看,挥了挥手,淡淡道:“狂悖无礼,触犯君威,大逆不道!来人,拖下去,杖责五十!”
“遵旨!”
刘和观察着老朱神色,立刻领会意图。
他朝侍卫使了个眼色,锦衣卫立即会意,上前如同猛虎扑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