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激动的并非蓝玉等武将,
而是众多文官。
他们如脱胎换骨一般,
完全不见之前谨慎劝阻的模样。
个个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地陈词。
“我大明大国风范,却被倭国这般小邦如此羞辱。
其野心暴露无遗。
恳请圣上挥师东征!
举国同心,誓灭倭寇,以雪前耻!”
“天道轮回,正义终将昭彰。
民心所向,仇必得报!
多年来倭寇侵扰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倭国却愈发放肆,视我大明为软弱可欺。”
大明疆域若无此患,难求太平。
陛下此举实为明智之举,体恤黎民,恩泽万世。
臣代表天下苍生,敬谢圣恩!
往昔强汉盛世,震慑四海。
南越杀害汉使,汉廷将其地分为九郡;宛王杀汉使,首级高悬北阙,由此方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豪言。
今我大明军威赫赫,理当效仿先辈,兴师问罪,以显祖宗荣耀,令后世子孙知武德昭然!
文臣激愤不已,武将则如嗅血的猛兽,双眼充血,争相请缨。
蓝玉率先拱手道:“自开国以来,臣屡次领军,若论此次征伐倭寇,恳请再命末将为帅。
如有失职,甘愿受死。”
傅友德毫不示弱:“前次征战未轮到我,此番出征倭国,还望陛下委任老臣统率。
家中儿郎众多,需建功立业以分家产!”
徐允恭紧随其后,语气坚定:“臣继承父爵,却无战功可言,深感愧疚。
愿得此机会建功立业,不负先人威名,不辱大明声威!”
听罢此言,瞿能、平安等年轻将领也不甘落后,纷纷争夺主帅之位。
一时间,奉天殿内气氛高涨,文臣们慷慨激昂,武将们纷纷请缨出战。
无论官职高低,无论资历深浅,众人的意见前所未有地一致——倭国,必须讨伐!
这并不令人意外。
只要上下一心,利益一致,事情自然事半功倍。
毕竟,这种高产的作物对大明的国力和每个人的利益都至关重要。
因此,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对此,朱元璋非常满意。
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如炬,环视群臣后沉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