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未放在心上。
片刻后,他又想起一事,继续说道:
“哦对了,除这软甲外,孤还要派两位猛将助你!”
朱标只是轻轻摆了摆手,冯胜与蓝玉顿时心领神会。
二人压下内心各种念头,快步上前,毕恭毕敬地行礼:
“末将宋国公冯胜,愿追随骠骑大将军渡海征讨倭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末将凉国公蓝玉,亦愿追随骠骑大将军渡海征讨倭寇!”
见此情景,即便是朱政此刻也不禁有些怔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朱标是想让冯胜和蓝玉都归于他麾下,一同出征?这……
朱政心里暗暗思索,冯胜虽是太子亲军都指挥使,地位显赫,但毕竟算是后起之秀,在军中的资历、声望及战功,并不算特别突出。
然而冯胜与蓝玉完全不同!
他们堪称当今大明最显赫的两位国公,与开国元勋傅友德、郭英等相比也毫不逊色!
蓝玉自然无需多言。
至于冯胜,更是非同寻常,其地位与威名甚至超越了蓝玉、傅友德等人。
据朱政所知,冯胜位列大明开国六大公之一,排名第三,可见其深厚资历与赫赫战功。
无论军事才能还是个人品行,冯胜都能与徐达相提并论。
更为难得的是,冯胜为人低调,始终远离淮西勋贵,从不拉帮结派,行事严谨,毫无瑕疵。
相较之下,蓝玉等将领多少都存在一些不足,而冯胜则近乎完美。
按照常理,这样的人本应安享晚年。
但令人唏嘘的是,冯胜最终竟被朱元璋赐死,罪名是私通周王朱楠,涉嫌谋反。
由此可见,冯胜实则清白无辜,朱元璋实在找不出其他借口,才不得不捏造了这个牵强的理由。
朱政原以为冯胜是孤立无援之人,不曾想今日这一幕表明,冯胜竟似是朱标的亲信。
这背后的心思,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实际上,不仅朱政感到意外,就连朱元璋在此之前对此也一无所知。
但朱元璋并未动怒,反而心中暗喜,对朱标的能力颇为赞赏。
这小子果然有两下子,藏得很深!
而朱政回过神后,不禁哑然失笑。
就为了对付倭寇,竟然出动冯胜和蓝玉这等关键人物,未免太过兴师动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