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领悟了朱政所说的“土地是历代王朝命运的关键”这句话的深意!
没错,若不能解决土地问题,大明也难逃其他王朝的命运,必将被历史洪流吞没,无力回天。
明白这一点后,朱标立刻转头看向朱政,眼中充满惊叹!
他的儿子,竟然展现出如此惊人的洞察力!
这种透过表象看透实质的眼光,这种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这份饱含智慧的才华!
堪称空前绝后,千载难逢!
几千年间无人察觉的秘密,竟被年仅八岁的孩子通过阅读史书一眼洞穿!甚至一言就能影响王朝兴衰!
这样的天赋,实属罕见!
大明的此子,朱家的此子,难道不是天赐良机?
想到这里,朱标既感慨又自叹不如。
本以为借此机会传授治国之道给朱政,将自己的理念灌输给对方,引导他成为一代圣君,而非一味模仿先皇的铁血手段,在军事方面过分沉迷。
同时,也想借此确立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形象。
却不料反而是朱政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此时,朱标只能苦笑一声摇头。
但他并未因此纠结太久。
更重要的是立刻思考朱政提出的惊人论断——土地承载人口的极限!
这很容易理解,毕竟耕地面积固定,粮食产量有限,养活的人口自然有限。
如果无法破解这个难题,那么大明岂不是也会陷入那种怪圈,重蹈覆辙?
想到这里,朱标再也坐不住,内心焦虑不已。
但很快,他想起土豆那令人震惊的亩产五十石的产量!
(注:原文未出现数字,此处为补充说明)
朱标忽而精神一振,随即急切地问道:
“麟儿啊,如今我大明已有土豆,这东西岂非能破解那不可预知的困境?因土地不足而引发的循环,或许就能由此避免?”
望着朱标满怀期待的眼神,朱政却毫无波澜地摇了摇头,断然否定:
“遗憾得很,不能。尽管土豆产量惊人,大大提升了土地承载人口的能力,然而更多粮食意味着更多人,最终仍逃不开那个循环,至多不过是将结局推迟百余年罢了。”
此言一出,朱标宛如被雷霆击中,脸色瞬间惨白。
难道连土豆也无济于事?最多只能多维系百年时光,大明依旧难逃厄运……这让他难以承受。
他的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