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以及各种情况都甚为了解,若跟随将军,必能起到作用。”
“噢?你且举个例子。”
“就从地理环境,和你知道的各种情况里举例。”
会不会写公文,还有什么官场之道,对于徐锐已经毫无吸引力了。
前者本就可有可无,公文这玩意让佐吏去写就是了,当然,自己的心腹会写自然最好,不过这仅仅只是个附加项,并不重要。
至于官场之道,那更是没啥说的。历经辽东谈话,还有与常侍戎姚的交谈,徐锐对官场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深厚的地步,莫说这半吊子徐阳,就是比起一些为官多年的老官,他也毫不逊色。
“好。”
见徐锐毫不在意自己说的前两者,徐阳心中一紧,还是硬着头皮道:“好比那上谷郡西的瑞林县,无论在哪版地图上,是州里还是郡里亦或是它本县的地图,那都记载着县城之外,围绕着大片大片茂密的林木。”
“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大前年的一场山火侵袭下……那环绕县城的大片林木也遭了殃。”
“不说全部烧完,但与以往记载的葱葱郁郁、遮天蔽日之景,已大不相同!现在残存的稀疏林地,莫说葱郁,连藏个人都难。”
“善!”
听闻此话,徐锐登时来了兴趣。
接下来他便要前往靠州郡西边的蓟城领军,倘若徐阳真的这般了解当地环境,对他来说完全是如有臂助!
行军打仗,除了兵力、装备、素质这些因素外,地势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徐阳,你所举的这个例子,是你亲自游历到那里过,还是人尽皆知?毕竟虽未在地图上记载,或许只是那瑞林县太不重要,其地理环境的变更,并不会影响什么,故此也没有必要大规模更迭现有地图。”
沉吟几息,徐锐如此说道。
而听闻此话,徐阳立刻回复:
“瑞林毗邻边关,虽非直接就是边境所在,但也靠的极近,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只因那瑞林乃是百年前,某个大族为邯郸豪门杨氏所种下的祈福林,而在今日,邯郸杨氏仍在,并相比百年前还要更加昌盛。”
“当地县令是顾及到政治因素,担心上报林木被烧,会为自己引来杨氏的报复,故而才隐秘不报。”
“时至今日,虽说瑞林县令一直在竭力种树想要恢复瑞林,却是成效甚小……”
显然是对那边的情况非常了解,徐阳说着说着,还能带些其中的深幕,听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