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依旧是缠枝牡丹纹。
\n
而慢慢的,“沙沙”声渐渐密集,瓶胎也渐渐成形。
\n
转盘上的胎屑越积越厚。随着水份蒸发,也越来越白。就如在场这几位的脸色。
\n
心情更是如坐过山车,短短的半天,从刚开始的不屑,到之后的愕然,再到极度的震惊,以及极度的怀疑,再到如今的绝望。
\n
研究了这么多年,他们不至于睁眼说瞎话:这是正儿八经的耀州工。
\n
如果非要做个对比:他们当中技术水平最高的王虹,都还差的好远。至少王虹做不到一件一公分的素胎连削三次,连雕三遍。
\n
如果比孟所长,既便差点,好像也没差多少。
\n
所以,刘东处心积虑,近似于恶心人一般,近似于下作的手段,就跟演猴戏一样?
\n
但说不通:你既然会,还来学什么?
\n
更关键还在于:怎么会的?
\n
他连孟所长的面都没见过……
\n
他们想不通,刘东更想不通。大脑好像变成了复读机:他跟谁学的,他怎么学会的……一遍一遍的想,一遍跟着一遍……
\n
甚至于精神都有些恍惚:这是他引以为傲,乃至于当做毕生之骄傲的东西。
\n
视若珍宝,苦苦守护,严防死守……但突然有一天,有人手到摛来,一挥而就,水平甚至几可与他视为偶像的老师相媲美?而且,才二十出头……
\n
更有甚者,在大厅广众之下,将耀州瓷的核心技术道破。他如何理解,如何接受,以后还如何守护?
\n
这二十年的辛苦付出,又算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