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跨度从五帝时期一直到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经、史、子分类的政书。
\n
如果做个比较,历史价值远高于明时的《永乐大典》和清朝的《四库全书》。
\n
但可惜,到宋末时已彻底消亡。好在唐时日本遣使,将此书抄回日本,一直保存在皇宫,到幕府时期又用活字印刷,得以继续保存。
\n
因为是汉版,又是帝王屠龙术,所以流传不广,日本印的也不多。直到日本天明天皇(1780年)左右,时任大学头(江户幕府儒官最高职),朱子学派传人林述斋(日本人)主持再刻,分赠诸藩主和各位亲臣。
\n
史称“述斋”刻本。
\n
时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阮元任两广总督,闻之购得两本,于扬州刻印,史称“阮元扬州”刻本。
\n
时同期,苏州书商林鹤年(字跋文)赴日采购纸张,偶得一套述斋版,带回国后翻刻,史称“林氏跋文”刻本。
\n
但不管是哪一版,都刻的极少。直到1920年左右,上海广益书局等曾伪作“宋版”“明斋”刊印仿古籍,一次性印了数万本。
\n
但可惜,过于生僻,别说普通爱好者,就连了解的收藏家都不多,属于冷门藏品中的冷门藏品,全砸在了书局手里,后散落民间。
\n
直到2017年,安倍晋三二次访华,带了一套林述斋版的和刻本做为国礼,这书才突然热了起来。
\n
而且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n
2019年,保利拍卖,阮元扬州刻本三册,成交价一百二十多万。
\n
2020年嘉德拍卖,林氏跋文刻本一册,成交价七十二万。但之后买家送到国家图书馆鉴定,结论为民国广益书局的机刻版。
\n
退给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