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微观特征:气泡结构……分相结构……物质性能:硬度……密度……介电常数……”
\n
林思成慢慢的搓着瓷片:典型的成化早期“麻仓土+祁门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陶土颗粒比永乐时期更为精细。
\n
釉料用的是苏麻离青加平等青,配方更为复杂,发色更为独特。
\n
相应的,修复难度更大。
\n
想补好,就得出绝招……
\n
林思成回忆了一下王齐志从京城找来的物料,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准备的比较充分……
\n
过于专注,下意识的,就用起了前世的习惯,林思成的手指点着桌子,一下一下的敲:
\n
“李贞,胎泥备制:祁门高岭土 70%、景德镇麻仓土 25%、陈化藕粉泥 5%……重点:添加0.3%头发灰(明代秘方,增强韧性)……”
\n
邵启华(商妍学生,硕士)协助:青石臼捶打360次,重点:顺时针90次→逆时针90次,循环4遍……加温陈腐,温度区间:40-60度……重点:杉木桶陈放,每十分钟翻搅一次……”
\n
“苗新(硕士),记:一、胎泥加碎瓷粉,过100目筛,用骨压子压实。二、纯胎泥制备:三揉九捏……三、胎泥浆,滤布过滤……”
\n
“姜元山(博士),钴料制备:回青料加石子青,比例三比七,用青瓷片研磨……调色验证,试片烧制观察特征……”
\n
“冯琳:熟桐油加松烟墨,重量比三比一……”
\n
“工具……”
\n
刚说了两个字,林思成下意识的顿住:五个助手,竟然全部安排完了?
\n
算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