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别说,还挺懂行。
\n
差不多三分钟,林思成解开布,捻起一枚刻针,一挑一块,一挑一块。
\n
鉴定师傅又惊又奇:这小伙何止是懂,手法不要太熟练?
\n
胆也够大,难得的是手稳。
\n
暗暗夸赞,老垢一块一块被挑开,露出的字也越来越多,郝师傅一字一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戊辰年冬月园客作于左京,赠秋明先生。”
\n
戊辰年冬月……如果秋明先生是沈尹墨,那肯定是1928年11月。
\n
但左京是哪?没听过。
\n
园客是谁,更不知道。
\n
不记得哪个书法家用过这个字号,不然不至于想不起来。但是这字,又绝非籍籍无名之辈?
\n
而且十有八九是雕刻名家。
\n
但可惜,看了好久,郝师傅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他搓着下巴,咂吧了一下嘴:“小伙子,你这一千块钱不好赚啊?”
\n
林思成忍着笑,点了点头。
\n
要那么好赚,这东西流落不到地摊上。
\n
掸子确实是普通的掸子,哪怕没有垢,也就“秋明先生”这四个字能让人稍稍联想一下:民国时期,沈尹墨先生就自号秋明。
\n
著名学者、革命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与陈先生、鲁迅、胡适共创《新青年》,后任北平大学校长,国民党监察委员会委员。只书法一道,人称“南沈北吴”,“北大两巨匠”。
\n
就问亮不亮眼?
\n
但偏偏,这字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