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凌乱,衣衫不整,比刚才被吊在树上还要狼狈不堪。
人心,是最靠不住,也最真实的东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被她们煽动起来的火焰,如今正在反扑。
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徐东并没有阻止。
他知道,这些女人需要一个宣泄口。
等她们发泄完了,这事儿才算真正了结。
那两个押着赵吴二人的制服人员,也只是将她们拉到一边,并没有过多干涉女人们扔石子的行为,人都是有正义感的。
闹剧收场。
二人被打得鼻青脸肿,像两条死狗一样瘫在地上,再也嚣张不起来了。
没有了她们的捣乱和煽风点火,工地上迅速恢复了秩序。
卸车的卸车,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
这一次,男人们主动把相对轻便的活儿让给女人们,女人们也毫无怨言地打下手、送水送饭。
号子声、锤打声、说笑声响成一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整个工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谐。
工程进度,肉眼可见地往前窜。
几天后,县里的领导亲自来到了磨水沟村的铁路工地视察。
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远超预期的工程进度,领导脸上笑开了花。
他忍不住当场就对徐东进行了表彰,称赞他有勇有谋,不仅挫败了阴谋,还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随后,领导更是当众宣布,奖励徐东个人一千块钱!
一千块,别人都听傻眼了。
徐东却表现得很平静,他谢绝了个人的大部分奖金,只象征性地留了一小部分,其余的都建议用于改善工地的伙食和劳保条件。他的这个举动,更是赢得了所有工人和干部的好感。
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下,县城到磨水沟的这段铁路,竟然提前竣工了。
铁路修通,徐东在工地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
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回到熟悉的磨水沟村口,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徐秀梅站在那里翘首以盼,眼眶湿润。
村大队兼支书王队,还有下放到村里的老教授金教授等人,也都闻讯赶来,热情地迎接这位为村里立下大功的“能人”。
“东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徐秀梅拉着儿子的手,怎么也看不够。
“徐东,辛苦了!你可是咱们磨水沟的大功臣!”
王队用力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