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此时他的心境颇为沉重。
韩成虽未直言,但朱元璋已能断定,实际情况与他预想相差无几。
如今藩王虽已分封,兵权尽失,再无反叛之力。
据韩成所述,这些藩王的确未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既然无反叛之举,却仍有如此恶行,唯一的解释便是他们仗势欺人,肆意妄为,荼毒生灵。
这并非不可能发生。即便是在第一代藩王分封后,便有不少人渐趋堕落。
若任由其发展,第二代、第三代恐更甚。
必是做了许多坏事。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便感到怒火中烧。他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可听韩成亲口说出来,心中依旧不悦。
“这些人忘恩负义,仗势欺人,夺人田产,简直无法无天!”朱元璋呼吸急促,脸庞涨红。
然而韩成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一时语塞:“虽然此事令人愤慨,但并非最要命的问题。他们于封地所为,不过是小患,远不至于动摇根本。”
韩成的评价让朱元璋难以置信。难道还有更可怕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过错,能比这些更大的罪行更为致命?
朱标也在一旁听得怔住,随即陷入深思。思索良久,他也想不出除了这些行为之外,这些藩王还能如何祸害江山。
最后,韩成缓缓道:“要说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陛下您啊。”
在这问题上,朱元璋感到愈发困惑。韩成的话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有何种行为会危及后世呢?
经过长久的沉思,朱元璋依旧未能找出答案。韩成见状,并未故弄玄虚,稍作等待后,便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
“正是你确立的宗室供养之制,此制度使大明的皇族成了国家的一颗毒瘤,不断吸取国家的精华,致使大明日渐衰弱。”
宗室供养之制?韩成所指竟是这个?
听到韩成的答案,朱元璋与朱标皆感震惊。
他们之前费尽心力思索,却从未将此事与宗室供养之制联系起来。
“韩成,这说法恐怕有误吧?宗室供养之制实为善政,怎会在你口中变为祸根?这不合常理!”
朱元璋疑惑地望向韩成问道。
“善政?陛下可曾计算过每年供养宗室需耗费多少资财?”
韩成反问朱元璋。
“依我之规,我的儿子,即大明的亲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