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内的糖价则会相应降低。
如此一来,海外高价,国内低价,并无矛盾之处。”
听到韩成的说明,朱元璋父子心头的疑虑烟消云散。
原来韩成所指是这个道理!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国内百姓吃高糖价,朱元璋本有些不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听说要让外国人出高价买糖,他顿时眉开眼笑。
心情格外舒畅。
做生意就该这样,光赚本国人的钱算什么本事?
只有从外国人口袋里掏金子,才是真本事!
韩成的话正合朱元璋心意。
不过,新问题马上浮现。
“他们真会出高价买我们的糖吗?有这个购买力吗?”
见朱元璋面露担忧,韩成笑道:“陛下不必忧虑。
糖在哪里都很抢手,特别是欧洲那边。”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明朝时,欧洲列强已开始侵扰我国,他们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欧洲的制糖工艺比我们这里差远了。
据我所知,现在欧洲那边,糖可是稀罕物。
在大明,只要有银子,还能买到糖。
但在欧洲,即便有许多人腰缠万贯,也难以品尝到糖的滋味。
至于白砂糖,那更是稀世珍品。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皇亲国戚级别的贵族,在病痛时才有资格享用白砂糖。
能否在患病时食用白砂糖,甚至成为衡量权势地位的一种标志。
就算你自吹自擂说得天花乱坠,一旦生病却连白砂糖都吃不上,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别人对你不屑一顾……
当然,由于欧洲各国的特殊状况,许多国家面积并不大,有的甚至没有我们的一个省份大。
但那里富甲一方的大户并不少见。
我们这边的丝绸、瓷器和茶叶,销路极好。
在我的印象中,糖紧随这三样之后,位列第四的畅销货品。
如果我们能把糖的制作工艺提高,那肯定能让糖与前三者齐头并进,成为又一炙手可热的商品,从海外获取巨额财富……
韩成说完后,朱元璋父子俩都感觉眼界大开。
显然,中原的货物,在这些边远之地颇受欢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