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脚跟。”他的目光柔和,语气中带着些许期待。
然而,在朱标震惊的眼神里,经过几番激烈交涉,他们将韩成与宁国公主的婚期缩短到了一年以内。
见朱元璋态度已定,韩成这才转向他,提出了自己应对糖料不足的计划。
——
一六九章朱元璋父子俩,被韩成惊得睁大了眼睛!(三合一)
“大明如今制糖主要依赖什么原料?”韩成问。
“应该是甘蔗吧?”朱元璋沉吟片刻,不确定地回答。
说着,他又看向朱标。
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朱元璋需要处理的事情繁杂至极。他对日常作物或许如数家珍,可涉及制糖工艺,却并不精通。
朱标附和道:“父皇说得对,就是甘蔗。”
相比朱元璋,他对这一领域更为熟悉。最初制糖时,人们多用麦芽等作为原料,后来甘蔗因其成本低廉且产量高而成为主流。
毕竟,直接用甘蔗榨汁熬糖,比先种粮再发酵的方式,显然更经济实惠。
“既然要用甘蔗,那就多种甘蔗呗,这样糖的产量不就提高了?”韩成的话刚出口,朱元璋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他的高见,结果却被这一句话弄得愣住了。
“这就是你的主意?”
他疑惑地盯着韩成问道。
这说法听着,简直像是白说一样。
这也算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元璋感觉被耍了。
想起韩成就是用这种方式,一本正经地跟他谈条件,硬是把自己和女儿的婚期从三年缩短到了一年以内,朱元璋就火冒三丈。
恨不得揍人一顿。
这小子今天要是解释不清楚,绝对饶不了他!
旁边的朱标也觉得脑子有点乱,韩成的主意就这么简单?
“韩成,还有其他办法吗?”
朱标努力克制情绪,向韩成发问。
朱元璋没有开口,之前还和颜悦色聊婚事的他,此刻脸色已经阴沉下来,目光也变得不友好。
如果韩成今天不能想出个像样的方案,今天的事情绝不会善罢甘休!
“还有一个办法,不过说了也没用。”
在后世,制糖的主要原料有两种,一种是甘蔗,另一种是甜菜。
甘蔗多产于南方,而北方适宜种植甜菜。然而,这种高甜度、专供制糖的甜菜,在我大明尚未出现。按照历史记载,它还得等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