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看了一眼便沉沉睡去,这该如何是好!
韩公子的计策,就这么无功而返,败在了二哥的手上吗?
……
江阴侯吴良,凝神端详着手中的字条后,将其点燃,化为灰烬并细细碾碎。
在此地犹豫片刻后,他最终拿定了主意。
他唤来一人低声交代任务……
那人听闻吴良的话,脸上浮现惊愕的表情:“侯爷,这……这样做真的可行吗?会不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吴良说道:“无妨,你只管照我的话去做。”
听到吴良如此笃定,那人不敢多嘴。
应了一声,便立即动身去布置事务了。
待那人离去,吴良站在原地思索一阵,又摇摇头,试图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
李善长确是一位极为聪慧的人,他给出的建议必定不会错!
……
“陛下,依照您的指示打造的火器现已完成,您何时抽空前来查看?”
——
“陛下,您提供的材料,如今已可投入使用,您何时有空前来检视?”
武英殿内,朱元璋刚审阅完一堆奏章,处理完政务后,缓缓站起,伸了个懒腰。伴随着骨骼的脆响,他并未因长时间的劳作而感到疲惫,反而满心热忱。
朱元璋对批阅奏章这件事乐在其中。尽管过程中常遇棘手之事,需绞尽脑汁去化解,有时甚至令人怒火中烧,恨不得拍案而起,但总体来说,他对此甘之如饴。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切体会到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满足感。那种一言可以决定人生死、一言可以影响一地兴衰的滋味,实在是妙不可言。
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这人世间至高无上的存在。
当初若非罢免胡惟庸并废除丞相与中书省,他还会感受到丞相和中书省官员与他分享权力的微妙感受。
通常情况下,奏章需先经中书省筛选过滤,再挑出重要部分呈报给他。如此一来,他的工作负担自然减轻不少。
换言之,他所见皆为二手信息,至于哪些奏章能够进入他的视线,并非他所能左右,而是由丞相及中书省的官员决定。
这种局面让渴望掌控一切的朱元璋深感不满,总觉皇权被无形束缚。
尤其是胡惟庸等人的暗中对抗,更令他心中郁结愈发浓烈。
真正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事务,胡惟庸之流倒也不敢在上面耍花样,他们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