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岑对她最尊敬的大前辈,焦黄老师大夸特夸后。
又放了一段《康熙王朝》的节选片段。
“看完翁曾源老师演的康熙,你们就应该能感受到松弛感对演员的重要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是说翁曾源的康熙演的不好,而是焦黄老师的康熙就不是演的。
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翁曾源老师的康熙更偏向千古一帝,而焦黄老师的更像是康熙本康。
在角色塑造上,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只讲表演风格和技术上的差别。
翁曾源表演的康熙更像是话剧舞台,他的动作、台词、情绪起伏都是比较大的,比如经典那段怒斥群臣,他的台词处理,也更加强调我们印象中帝王,那种铿锵有力和直白的抑扬顿挫。
对于肢体的表现也是舞台上的那种定点动作,比如思考的时候转一下脖子啊,这种所以他的表演会非常的磅礴。
这也是翁曾源老师那场康熙怒斥群臣的戏,如此震撼的原因之一。
那焦黄老师在雍正王朝里的表演,就是他先是个人,他才是康熙帝。
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角色处理方向。
焦黄老师的康熙是在平静如水的话语里,总让你觉得他说的好像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弦外之音。
焦黄老师的台词,我觉得真的可以称之为炫技了。
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
他对于台词的处理,是非常特别的,你以为他会这么说,但他却那么说。
你觉得这个应该严肃,结果他却是很轻柔的。
但他这么处理又是对的,就是很神奇。
比如他对于台词的表演是非常日常化的,停顿、结巴、节奏都趋近于我们日常说话,设计上进行了大量的停顿,所以他的台词会有一种一边想一边说的真实感。
你不会觉得他是在背台词,所以不是说你拖长音故意学古人说话就可以的表演。”
上次表演课,主要都是演古人,曾岑此话一出,班里一大半的人,都羞红了脸。
他们很清楚的知道,曾老师就是在点他们。
“表演是一种微操,就是那么一点点节奏的不同,就是那么一点点控制肌肉的不同,出来的东西就是差很多的啊。
焦黄老师的肢体非常放松的,没事儿就翘翘腿,倒着歪着什么都有,包括这部剧里出现的阿哥也都是,但气质依然是皇子的气质。
那为什么现在的流量东倒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