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案的勾连证据。
这些,都是陛下用来敲打朝堂的棋子。
而此刻的乾清宫内,朱厚熜把玩着新得的羊脂玉扳指,听着司礼监太监报来的抄家数目。
窗外,锦衣卫的灯笼连成猩红的线,将整个京城笼罩在肃杀的夜色里。
……
次日,不朝
御花园的九曲桥上,朱厚熜难得悠闲。
他手持鎏金钓竿,银丝鱼线垂入碧波。
锦鲤惊散的涟漪尚未平复,司礼监秉笔太监李俊尖着嗓子疾步而来:
"陛下,这是你要的会试红榜!"
朱漆托盘上的黄绫卷轴微微颤动,墨迹未干的落第名单在阳光下泛着刺目的白光。
明日将放榜,朱厚熜让司礼监提前给已经过目。
朱厚熜指尖轻叩汉白玉栏杆,目光扫过"吴承恩唐寅宋应星"三个名字时,忽然将钓竿重重拍在石案上。
惊飞的白鹭掠过湖面,惊起满池碎金。
"真是暴殄天物!"朱厚熜抓起案头茶盏,滚烫的茶汤泼在锦鲤聚集处
"这些主考官,当朕的朝堂是儿戏?"
司礼监太监伏地如捣蒜:"陛下息怒,是否即刻重审考卷?"
"不必。"朱厚熜忽然冷笑,冕旒随着动作轻晃。
"既然他们不懂识人,朕便亲自教他们。"
他转身凝视满园盛开的牡丹,花瓣上的晨露折射出万千光影。
"着宋应星即刻入工部,命他将《天工开物》里的百工技艺编入匠作则例。”
“工部侍郎每日须向朕呈报他的进度。"
"遵旨!"太监忙不迭记录,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
"唐寅..."朱厚熜摩挲着腰间玉佩,想起坊间流传的《落霞孤鹜图》
"让他入内廷画院,每月须呈十幅山水供朕品鉴。若敢沾染酒色懈怠,就罚他去画冷宫的宫墙!"
最后说到"吴承恩"时,朱厚熜踱步至藏书阁前,望着檐角铜铃在风中摇晃:
"命他掌管文渊阁,整理《永乐大典》残卷。”
“三个月内,朕要看到他编纂的《神怪典籍索引》。"
朱厚熜突然转身,道:
"告诉内阁,这三人虽未中举,却比那些舞弊之徒强过百倍!”
“若有人敢轻慢,便是藐视朕的旨意!”
暮色渐浓时,旨意已传遍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