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几日在兰馨宫可还习惯?"
"回陛下,宫中一切安好,只是...只是有些思念家中父母。"
颖美人低垂眉眼,语气中带着一丝怯意。
"既入了宫,便安心待着。"
朱厚熜抬手示意她起身
"听闻你琴艺出众,今夜便先为朕弹奏一曲,往后,萧也要学着些。"
"臣妾遵旨。"颖美人轻声应道,"不知陛下想听什么曲子?"
"就弹《汉宫秋月》吧。"
朱厚熜靠在龙椅上,"朕倒要看看,你这双手能弹出几分愁绪。"
说话间,太监已将瑶琴奉上。
颖美人轻抚琴弦,悠扬的琴声缓缓响起。
一曲终了,朱厚熜微微点头:"果然有些功底。"
他起身走向琴案,伸手握住颖美人的手。
"只是这琴音虽好,却少了些韵味,往后多揣摩揣摩,莫要辜负了朕赐你的瑶琴。"
颖美人脸颊微红,轻声道:"臣妾定当用心练习,不辜负陛下期望。”
"时候不早了。"
朱厚熜揽过她的腰肢,拦腰抱起:"今夜,便好好侍寝吧..."
……
嘭!
嘉靖元年的惊雷劈开盛夏云层。
青瓦上的雨珠汇成溪流,冲刷着京师街巷的石板路。
顺天府贡院的朱漆大门在晨雾中缓缓开启。
来自十三布政使司的举人们,怀揣着墨砚和忐忑,踏着积水奔赴这场决定命运的会试。
因新帝登基推迟至今,虽失了"春闱"之名,却不减万千书生破茧成蝶的热望。
科举如同一座精密运转的龙门阵:
童生需先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核,成为秀才后方有资格参加省级乡试。
乡试每子、卯、午、酉年秋八月举行,中举者称"举人",头名称"解元"。
而此刻贡院外熙攘的人群,正是各省乡试脱颖而出的举人。
他们将在礼部主持的会试中争夺三百个贡士名额。
若能过此关隘,便可于次月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三甲之中,一甲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此踏入天子门生的行列。
今年的恩诏打破百年惯例。
朱厚熜特谕:"距京千里外者,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