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主星的位置,与父亲临终前用茶汤在案几上画出的图案分毫不差。
"果然..."他猛地抽刀出鞘,陈年血锈簌簌抖落。刀刃上密布着蛛网般的暗纹,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这是反复用不同温度淬火才会形成的"龙鳞纹",绝非制式兵器该有的工艺。近护手处的刀身上,一列微不可察的阴文小字随着角度变换时隐时现:
"丙辰年酉月,藏密于巽。"
叶徽的指尖剧烈颤抖起来。这是叶家秘传的方位暗码,"巽"指东南,"藏密"则是...他的目光移向窗外的老槐树,树根处裸露的几块山石,排列形状竟与星图中天玑星的位置完全吻合。
正午的阳光将窗棂的影子斜斜钉在青砖地上。叶徽用棉布蘸着米醋,小心擦拭刀柄上的缠金丝。X光机安静地立在墙角,这是他三天前托医学院老同学弄来的设备。刀柄末端的铜箍有些松动,轻轻旋转后盖能取下——里面藏着个蜡封的铜管。
铜管内是一卷泛黄的油纸,展开后显出四句偈语: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叶落归根终有日,刀藏星图见真宗。"
笔迹苍劲如松,与叶家族谱首页的题字一模一样。叶徽的指尖抚过"见真宗"三字,突然想起父亲曾说过,叶氏一脉本是北宋太医局提举后裔,"真宗"年间因献"延年丹方"获罪...
窗外忽然传来翅膀扑棱声。一只信鸽落在窗台,腿上绑着细竹筒。叶徽解下筒中的纸条,上面只有潦草一行字:"锈末含锑,可解百毒——吴"。这位医学院的吴教授,果然检测出了他昨日送去的神秘锈屑成分。
子时的更鼓从远处传来时,叶徽正在暗室调试X光机。刀身在射线照射下逐渐透明,显示屏上浮现出细如发丝的线条。调整焦距后,那些线条渐渐组成一幅微缩地图:蜿蜒的山路通向三棵古松环绕的半月形池塘,正是前世叶家后山的禁地。地图角落标注着"甲字库"三个小字,旁边画着个古怪符号——像极了针灸铜人上标注"气海穴"的标记。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父亲临终前说的"叶氏宝藏",竟是藏在祖宅地下的医书秘典。那些被倭寇焚毁的《青囊经》残卷、华佗失传的"麻沸散"配方,或许都还...
"咔哒"。
院中传来的轻响让叶徽浑身紧绷。他反手将刀塞进古琴暗格,袖中银针滑至指尖。月光透过窗纸,将窗外人影的轮廓映得清清楚楚——那人正俯身捡拾他白日里刮下的锈屑,动作娴熟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