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心怀天下,一心报国。
可无奈这样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啊!
更何况你们还有一个昏聩的君主。”
他抬起手,指向京城的方向,语气愈发沉重:“在那朝堂之上,多数官员只知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将百姓的疾苦抛诸脑后。
为了一己之利,他们卖官鬻爵,搜刮民脂民膏,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边疆战事吃紧,他们却克扣军饷,中饱私囊,使得前线将士忍饥挨饿,浴血奋战却得不到应有的补给。
老将军,你虽有心报国,治军严明,可你一人之力,又怎能改变这整个朝廷的腐败风气?”
“如今的大梁已如一座将倾之厦,腐朽不堪。
继续为这样的朝廷坚守,又有何意义?只会让更多的士兵白白送命,让更多的百姓深陷水火之中。”
杨毅目光灼灼地看着城墙上的赵大将军,言辞恳切,“老将军,你一生光明磊落,心怀大义,何不顺天应人,与我一同推翻这腐朽的朝廷,重建一个清明公正的大义,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让将士们的付出能换来真正的太平盛世?”
城墙上的士兵们听着杨毅这一番话,原本被赵大将军稳住的情绪,又开始泛起波澜。
他们心中对朝廷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眼神中再次流露出犹豫之色。
赵老将军听了杨毅的话,面色变得极为复杂,他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反驳,却又一时语塞。
他心中明白,杨毅所说并非全无道理,大梁朝廷内部的腐败,他又何尝不知,只是多年来的忠诚与坚守,让他难以轻易做出抉择。
杨毅继续侃侃而谈,目光紧紧锁住城墙上的赵大将军,神情严肃且认真:“赵老将军,我们就说说去年吧!
去年吐蕃大军气势汹汹地进犯边境之时,朝廷为了抵御外敌,前后调拨边军的费用和辎重,大楷有两百多万两白银。
这看着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目,本应是前线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实后盾,是他们在战场上拼杀的底气所在。”
杨毅微微摇头,眼中满是痛惜与愤慨:“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经过各级官员的层层盘剥,那些本应及时送到边军手中的银子,真正到达他们手里的可能不足五十万两。
这中间那一百多万两银子的巨大差额,你可知道去哪了吗?”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那是被一群贪婪无度的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