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割到自己地里烧了,也是肥料。
还有我家的羊群在山上放,兄弟们也可以去山上收拾羊粪蛋,聚少成多,地一年一年的养,总会养肥的!”
汉子们听得眼睛一亮,胡向东一拍大腿道:“二牛兄弟果然有不少好办法!大家伙儿都按二牛兄弟说的办!”
汉子们连连点头称是,觉得明年的生姜产量有望提高。
大木家的生姜今年遇上了病虫害,他担忧的问道:“二叔,遇上病虫害了咋办嘞!我家的生姜产量低,就是遇上虫害了!”
胡老二道:“还是按老办法,灶膛里的草木灰化水,多搅搅,喷洒到生姜上提早预防,还有那黄板,山上多的是,对一些小飞虫可管用了!”
众人听了,都觉得可行,把胡老二提供的方法牢牢的记在心里了。
胡老二又道:“现在庄稼都收回家了,我家的牲口多,大家伙儿都可以种一两分田的白菜萝卜,我按一文钱两斤的价收。觉得不划算的就当我没说!”
汉子们一哄而散,怎么不划算?
冬日里农田空置在那里,得赶快带着锄头去田里起垄,种两垄萝卜白菜卖给二牛兄弟家,又能变出铜钱来了。这是二牛兄弟在帮他们呢……
朱小草关上院门,把大寒交给她卖生姜的五两多银子藏进陶罐里埋在地下。算上大寒驴车拉客的银子一起,家里已经积攒十几两银子了。
她抱起儿子,使劲在他肉嘟嘟的脸上亲了一口,笑嘻嘻的道:“文博,阿爹阿娘多多的攒银子,也让我们文博像你三叔那样考功名好不好?”
十一个多月的胡文博“咯咯”笑着摆摆头又点点头,朱小草没好气的道:“文博别摇头啊!你啊,一定得考功名,这样你娘我和你爹的生活才有了盼头!”
村里像朱小草一样想法的妇人可不少,现在家家的日子都比前几年好过了,每年种一亩生姜,就能赚几两银子了,再说,村里有了族学和夫子,儿郎们都能进族学里读书了!
胡家村真的大变样了,虽然住的还是泥坯房,这个村因为出了童生,成了兔儿岭镇最出名的村子。村里的适龄郎君,说媳妇也成了香饽饽。
胡家村的人去赶集,与人攀谈都要加一句“我们胡家村……”显摆,就是显摆!
十月底,丰园里的小夫妻俩回了城里的家。膳房里每天都有两个炭炉在熬药,药香味弥漫在整个冯宅的院子里。
好在吃了这么久的药,夫妻俩的脸色基本都恢复正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