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
3. 老年人:
主要问题:阳气本虚,调节能力差;易受暑湿侵袭,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脾胃功能弱,苦夏明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策:
防暑降温是首位,但更要严防空调冷风、冷饮。
饮食务必清淡、软烂、易消化,少食多餐。
晨练宜选凉爽时段,动作舒缓(如太极拳、散步)。
保证饮水,即使不渴也要少量多次喝。
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三伏贴/灸是很好的选择,但需医生评估体质。
4. 儿童:
主要问题: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易生积食、腹泻;肺常不足,易感外邪(空调病、呼吸道感染)。
对策:
严格控制冷饮、冰激凌,水果适量常温吃。
空调温度宜高(27-28°C),避免直吹,睡觉盖好肚子。
饮食清淡营养,避免过饱伤脾。
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
可选择小儿推拿(如捏脊、摩腹)保健。 三伏贴需选择儿童专用配方,时间短,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六、三伏养生的常见误区与提醒
1. 误区一:三伏天就要拼命出汗排毒?
正解:适度出汗有利排湿散热,但"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导致气阴两伤,反而虚脱。运动应选温和方式,时间避开烈日,微汗即停,及时补充水液。
2. 误区二:冬病夏治就是贴三伏贴,贴了就万事大吉?
正解:三伏贴是重要手段,但养生是系统工程。贴敷期间及整个夏季,必须严格配合忌食生冷、防寒保暖、规律作息等要求,才能保证疗效。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3. 误区三:趁三伏天大补特补?
正解:三伏天脾胃功能受湿困影响,消化能力相对较弱。盲目进补滋腻厚重或大温大热之品(如大量人参、鹿茸、阿胶、羊肉汤),极易导致"虚不受补",引发上火、腹胀、便秘、口疮等问题。进补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以清补、平补为主。
4. 误区四:过度依赖空调,温度越低越好?
正解:空调温度过低、时间过长,是夏季"人造寒邪"的主要来源,违背"春夏养阳"原则,是许多"冬病"在夏季就埋下的祸根。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