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
中暑是三伏天最需警惕的健康威胁。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口渴、多汗、乏力等症状;重度中暑可能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危及生命。预防中暑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外出时应戴遮阳帽、太阳镜,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帮助降温,并补充含盐分的饮品。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及时送医。
夏季腹多由饮食不洁或贪凉饮冷引起。预防应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充分加热,生熟分开,饭前便后洗手。出现腹泻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口服补液盐或自制淡糖盐水(500ml水+1.75g盐+10g糖)。暂时禁食油腻难消化食物,选择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若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皮肤问题如痱子、夏季皮炎、日光性皮炎等在湿热环境下容易发生。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及时擦干,穿着吸湿透气的棉质衣物。户外活动前30分钟涂抹适合自己肤质的防晒霜,每2-3小时补涂一次。已出现痱子时,可用金银花或菊花煎水外洗;轻度晒伤可用冷藏的芦荟胶外敷。皮肤问题严重或持续不愈时应咨询皮肤科医生。
空调病是现代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表现为鼻塞、头晕、乏力、关节酸痛等症状。预防关键在于合理使用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冷风直吹,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在空调环境中应适当增加衣物保护颈肩膝等关节部位,每小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空调病症状时可喝姜茶发汗解表,或用热毛巾敷大椎穴(颈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帮助驱寒。
夏季失眠多由暑热扰心或贪凉过度引起。改善夏季睡眠应注意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卧室温度保持在26℃左右,使用透气性好的凉席和枕席,睡前1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兴奋性活动。可以尝试一些安神助眠的食疗方,如百合莲子粥、酸枣仁茶等。睡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水温约40℃)也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夏季倦怠综合征表现为持续疲倦、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低下。这多与夏季代谢加快、出汗多导致的电解质失衡有关。应对措施包括调整作息时间,增加午休;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提神作用的食物如西洋参、麦冬等,但不宜依赖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喜欢日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