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完美落幕。
三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剑法切磋让大伙儿见了真章,内功交流长了不少见识,阵法推演更是开了眼界。
再加上华山派大方送出的秘籍、阵法图谱和纪念品“三十六两小银剑”。
不管是来凑热闹的还是来探底细的江湖豪杰。
走的时候都觉得:
这趟华山论剑、木有白来!
……
回去的路上。
这些人少不了到处念叨华山派的好。
各个茶馆酒肆里,常能听见有人拍着桌子畅谈:
“华山派那三十个弟子列阵的时候,简直像一块铁板!”
“我亲眼所见,七八个武林高手一起上去冲阵,依然纹丝不乱、铁稳江山!”
旁边立刻有人激情澎湃滴接话:
“何止、何止,华山派岳大掌门赠送的那本《剑技、剑法、剑理精要》才叫做厉害!”
“我翻了两三页就大受启发、茅塞顿开,比自家师父讲的还更加全面、透彻、明白!”
还有人掏出怀里“编号唯一小银剑”显摆:
“看看,俺手里这个是什么?这上面还刻着编号哩,咱们中原武林独一份……”
就这么着。
华山派的名声借着这些议论,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整个江湖。
以前提到五岳剑派,大伙儿先想到的是嵩山派的势大。
现在一说起,都得先掂量掂量华山派的分量。
——毕竟能让少林、武当都服气的门派,可不是随便能惹的。
但这些江湖朋友并不知道。
他们眼里看到的华山派,不过是施宗义想让他们看到的样子而已。
就拿那三十名演示阵法的战士来说,在外人看来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
可在忠义武馆的体系里,他们只是最基础的作战单元而已。
真正经历过琉球沧澜之战的老兵,随便拉一个出来,几乎都是这样的实力水准。
——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或许未必能赢过顶尖高手。
但要是结成阵战、配合战斗,便能把各自的实力完美叠加、成倍提升。
所以,相对于“忠义武馆”的真正实力来说,各个江湖朋友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
那个面容帅气、沉稳干练,自始至终带着谦和笑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