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的防御工事建设,增加边防驻军,抵御蒙古等外敌入侵。
第四个应对策略:民生方面。
加大对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投入,确保农田灌溉,减少水旱灾害。
选择合适的抗寒作物品种,推广番薯、土豆、玉米、荞麦等等耐寒的短季作物。
这些作物适应性强,耐寒、耐旱、产量高,能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可作为救荒作物广泛种植。
组织编写和推广农业技术书籍,鼓励农民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和工具。
提高粮食产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另外还可以多多建造暖棚,那样的话既能够保障灌溉,又可以有效的抵御严寒。
再者,还要提前储备足够多的粮食、棉衣、煤炭等等战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第五个应对策略:文化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除了传统的儒家经典,增加自然科学、技术、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咱们必须注重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待施宗义说完,弘治皇帝与霓裳公主眼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对于战胜危机充满了信心。
然而,当他们说到了具体应该如何执行的时候,三人再度陷入了沉思之中。
经过一番思索、推演以及讨论之后,“忠义太保”灵光乍现,拍案道:
“陛下,我们可以创办一份《大明日报》!”
“毕竟‘小冰川’事关国运,若骤然宣之于众,恐怕会引发朝野震动。”
“这个事情太颠覆认知了,要是直接摊牌的话,八成会被当成危言耸听。”
“现在大家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人根本理解不了,有人因为怕担责任不敢信。”
“还有一些人,即使他心里面已经相信了,但是出于利益考虑可能会‘不肯信’。”
“所以,咱们如果直接讲出真相不仅没法说服人,反而还会引起恐慌,谣言满天飞。”
施宗义的具体操作计划是:
先创立《大明日报》,作为一个宣传阵地。
版块主要有:时事新闻、政策动态、科学普及、娱乐资讯、生活常识、美食推荐等等。
并且报纸上面会有一个专门的“天气版块”,开始每天发布科普文章解释气候异常。
另外还可以把救灾政策做成通俗易懂的解读,再穿插些老百姓受灾的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