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梢。
回家的路上,李天佑忽然压低嗓子说:“蔡叔,我想往天津卫走一遭,那里上岸的外国货多的很,租界码头成箱的泊来货,洋布、罐头、西药......要是能弄来北平,肯定能挣不少,再不济弄几担渤海湾的咸鱼......”
车轮猛地碾过坑洼,蔡全无灰布衫后摆溅上泥点。他头也不回地打断:“上月广和楼杨老板倒腾盘尼西林,在杨柳青让人剜了腰子。尸首捞上来时,怀表还在走字儿呢。”暮色里他的声音像生了锈的秤砣,“天津老龙头火车站扛大包的,十个里有九个咳血而亡,剩下那个......”他顿了顿,到底没把话说完。
“没办法,缺钱缺物资啊,不过我有保命的法子,我还有这个......”李天佑掏出一把勃朗宁晃了晃,这是空间几十把枪中他最喜欢的一把。他利落地上膛,准星瞄向胡同口晃动的灯笼,“我不傻,真要碰上劫道的,我肯定先认怂。”
蔡全无沉默半晌,突然问道:“为什么这么急?店里生意不错,再攒攒不行吗?”
“这生意最多再做一年半载的,最晚明年年底就得关店了,等城头变幻大王旗,闹不好咱后头几十年的日子都得吃如今的老本,不得不急啊。”
“......听您吩咐!”
1947年5月7日寅时三刻,北平正阳门火车站笼罩在灰蒙蒙的晨雾里。李天佑蹲在站前馄饨摊的条凳上,粗瓷碗里漂着两片发黄的菜叶。他故意把补丁摞补丁的麻布裤腿卷到膝盖,露出沾着泥巴的小腿,这是他昨夜特意在永定河滩蹭的。
“劳驾让让!”穿绸布长衫的先生用文明棍拨开人群,漆皮箱角刮过李天佑后背。他顺势缩了缩脖子,把蓝布包袱往怀里紧了紧。包袱皮里层缝着两张伪造的"良民证",外层露着半块掺麸皮的粗面饼。
“新鲜出炉的《华北日报》!法币改版跌破十万大关!”报童尖细的嗓音刺破雾气。李天佑摸出两个铜板,报纸头版蒋总统肖像的油墨还没干透,蹭得他拇指发黑。忽然腰间被硬物顶住,穿美式军装的国军士兵晃着冲锋枪:“小崽子,占着茅坑不拉屎?”
他慌忙跳下条凳,草鞋带子故意没系牢,啪嗒啪嗒拍着脚后跟。士兵抬脚要踹,被拎着藤箱的洋行职员拦住:“老总息怒,乡下孩子不懂规矩。”看着职员胸口露出半截瑞士表链,士兵哼了声转向馄饨摊主敲竹杠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候车厅的西洋挂钟铛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