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窗帘缝隙,在床铺上投下细长的银线。她摸出书包里的烤馍,轻轻咬一口。尽管馍馍早已凉透,野葱花的香气却固执地在齿间绽放。这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秀秀家的厨房,感受着那份温暖和关爱。
新的一天总在闹钟响起时如期而至。九月叠好被汗水浸湿的枕巾,把野葱花书签夹进最新的笔记里。当第一缕阳光爬上教学楼的玻璃幕墙,她又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向教室。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虽然平淡,但因为心中有了那份温暖的回忆,变得不再枯燥。
课间休息时,她会掏出手机翻看在秀秀家里拍的照片:金黄的青稞田在风中起伏,老梨树的枝桠上挂着初雪,还有秀秀妈妈新烤的馍馍,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镜头。她总是反复看这些照片,直到上课铃响起,才依依不舍地收起手机,心里却早已将那些画面刻成永恒的记忆。
午后的图书馆总是格外安静。九月不再只埋头做英语题,而是开始借阅大量关于高原文化的书籍。她会在《藏地民俗考》的空白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与秀秀家生活场景重合的部分:厨房里悬挂的风干牦牛肉,院子里晾晒的藏毯,还有那些在篝火晚会上听过的古老歌谣。
有一次,她在书中读到关于野葱花馍的记载,兴奋地立即拍照发给秀秀,两人隔着屏幕聊起那些揉面的清晨,笑得眼睛发酸。通过这些书籍,她更深入地了解了高原文化,也让她对秀秀家的思念愈发浓烈。
夜幕降临时,九月依然会和学姐去各班教室检查晚自习。偶尔,她们会在某个教室门口驻足,听着里面传来的读书声。检查完自习后,她不再总是直奔图书馆,有时会绕路去学校的人工湖边。月光洒在水面上,碎成粼粼波光,让她想起高原湖泊里倒映的银河。在这里,她可以静静地坐着,回忆在高原的点点滴滴,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
星期五的暮色像打翻的调色盘,将天空染成深邃的绛紫色。塑胶跑道在渐暗的天光里泛着暗红光泽,远处篮球撞击地面的闷响,如同时光的鼓点,一声声叩击着九月的心。她抱着书本,脚步不自觉地慢下来,忽然,一阵欢快的音乐刺破暮色,熟悉的旋律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循着乐声望去,操场的空地上,一群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正踩着节奏跳锅庄。火光虽无,热情却不减,他们旋转、踏步,笑声混着音乐在晚风里飘荡。
她站在外围,犹豫着要不要加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还留着补衣服时细密的针脚。此刻,细密的针脚隔着布料,摩挲着她的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