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结束后的第二天,张建华就开始起草南天门计划申请书。
经过一个周的忙碌,终于完善了计划书,他直接带着计划书去见分管科技工作的李部长。
“南天门计划?”
“嗯,南天门计划。”张建华肯定的点了点头。
李部长知道张建华的能耐,当下认真的看了起来。
良久,他放下计划,激动的说道:“建华同志,这个计划的成功性有多大?”
张建华郑重的回答道:“我若说百分之百您一定觉得我在吹牛,但即便没有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八十。
而且即便不能全部实现我的畅想,也能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军事水平,超越鹰酱成为世界第一。”
“估计需要多久?”
张建华想了想道:“要想实现全部畅想,差不多需要二十年。”
“二十年,只要能研发成功,就是三十年都值得,更何况是二十年。”李部长肯定的说道。
接着,他对张建华道:“这件事你要严格保密,我待会就向领导汇报。”
半个月后,张建华收到了李部长的消息,南天门计划得到批复,可以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了。
听到计划通过之后,张建华激动不已。
冷静下来之后,他开始思考要召集哪些人才加入进来。
南天门计划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最需要的就是那些愿意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和高技术人才。
为此,他开始了寻找人才之路。
“肖教授,您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了吗?”张建华非常看重肖鸿铭的专业技术能力,但还是按照惯例再次询问道。
他心里很清楚,一旦参与这个项目,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基本上将与外界隔绝,无法像往常一样自由地去探望朋友,甚至与家人相聚的时间也会变得极为有限。
不止如此,还不能把自己干的事情告诉家人亲戚,很有可能会造成困难。
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他们的生活将只剩下一个目标——南天门。
即便有所发现,也不能报道出去,可以说从加入南天门计划的那一刻起,他们将失去在学术界扬名的机会。
当然,一旦南天门计划研发成功,他们将会成为夏国的功臣。
即便再过几千年,仍然是历史教科书里被学习的对象,族谱单开一页的牛人。
面对张建华的询问,肖鸿铭教授显得异常坚定。
他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