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反而继续对朱子柳道:“四弟,为何有这么一说?”
朱子柳微微一笑,说道:“大哥,你虽为金国小王爷,却不与那些贪图享乐之辈同流合污。在与大哥的接触中,三弟发现其实你一直心怀天下,对百姓疾苦多有关注。且大哥武艺高强外,智谋过人,见识远在我等之上,就拿在白驼山大哥提出的那些举措,是普通人根本做不到的。大哥在白驼山已建立了自己的基业,包括自己的军队,只待时机一到,便可振臂一呼……”
朱子柳一股脑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然后就等着杨康发话:“大哥勿疑,这是我全部的真实想法。还有大哥身份特殊,身为宋人,又是金国小王爷,如果处理的好,在宋金两国皆能得到支持,这是旁人所没有的优势。如今天下大乱,正是大哥成就一番大业的好时机。若能由大哥来治理天下,定能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开创太平盛世。””
杨康听后,心中波澜起伏,他没想到朱子柳竟如此了解自己,看问题也很是透彻。
但是要成大事,必须先有统一和坚定的思想,他还得将其他两位兄弟的心统一起来。
“二弟,三弟,你俩又认为如何?”杨康把问题抛给了周伯通和冯默风。
周伯通:“以前常听七公嘴里说起这国难救了,不过我可不懂这些,总之,大哥让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就是。”
冯默风的神情却有些犹豫起来:“可是我觉得我们做为宋国的子民,怎么可以背叛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呢?”
“现在宋国的皇上,只顾得贪图享乐,亲小人远贤人,国家已经内忧外患,却仍然不知,这样的君主,我们却还要拥护他,于天下百姓又有何益?”朱子柳争辩道。
“可是……”听朱子柳这么一说,冯默风不知道如何反驳,他本来也是一个不善争辩的人。
杨康知道冯默风虽然说不过朱子柳,但他并没有真正认同朱子柳的做法,所谓的忠君思想在他心里根深蒂固。
“三弟,你可听说过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杨康问冯默风。
“嗯,这句话有听说过,说的是那些封王拜相的人,他们并不是天生的贵族。”冯默风答道。
“对的,其实所提倡的忠君爱国,大部分却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民而便于自己的统治而已。”杨康继续说道:“现在大家理解的忠君爱国,首先是要忠于自己的君主,但我的看法是,爱国首先是爱民而不是忠于某个君主。如果这个皇帝昏庸无能,轻民又愚昧,不管我们怎么忠君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