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小王爷对他使坏,或是害了他的命。毕竟金国人对宋朝从来不抱什么好的念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要是想害他,就不会作那首诗来激活他已死去的心了。″欧阳锋对今天杨康的行为也觉得奇怪,好在他也不关心政治上这些事情。
"有时候心死了,要救回来比起真的救活一个人并不一定容易。"欧阳锋深刻体会到这些。当时知道欧阳克遭了毒手,他曾也是伤心之至,失去了方向。
黄蓉也不再问什么,毕竟也没找到什么可怀疑的地方,甚至她还有点沉浸在刚才杨康的诗句中,嘴里心里都默默地念了好几遍。
黄蓉的母亲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当年周伯通拿出九阴真经她只看了一遍就强行记住,并为黄药师抄录了下来。而黄岛主对这个宝贝女儿更是宠爱有加,教文写字,所以黄蓉自小就有受诗词歌赋的熏陶。
而这首《过零丁洋》,黄蓉真的是越读越喜欢,越读越感受到心灵在被震撼。
正在此时,一少年走了过来,拱手道:"刚才聆听公子教诲,如雷贯耳。敢问公子尊姓大名?"来人正是刚才那文天祥。
"好说,我是杨康。″杨康邀文天祥坐下。
"今天我心情不畅,贪杯献拙,只怕是让见笑了。"文天祥谦笑道。
"文公子过谦了,公子才华横溢,字字珠玑,只不过言词间有些消沉,怕是遇到些不顺事吧?"杨康问道。
"正是如此,如不是先生点醒,天祥只怕将年华虚度,蹉跎此生了。″接着文天祥仔细讲了述他的事情。
原来这文天祥二十一岁就考中状元。曾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但因朝廷昏聩,自己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了贬斥。其一时间对苍生绝望,而欲虚度了此生。
"吾观几位气度不凡,尤其杨公子刚才所作的这首诗,简直就是对我自己的写照,唤醒了自己的灵魂,对吾之教育太过于深刻。″文天祥表示对杨康十分的感激。
"这些年,大宋朝内忧外患,靖康之难后,民众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越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更应该奋发图强,川流不息。值此危难之际,吾岂可自暴自弃,对比公子的气度格局,在下真是自惭形秽。″文天祥感慨之余再次跟杨康作揖道谢。
杨康连忙扶住文天祥,心想可当不起这一谢,再说这诗本来就是你自己所作,能不深刻吗?
"还不是那些该死的金人,给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