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李小妹在四合院的时候经常来家里玩,那个时候李正阳就是当作小妹妹一样,今天一看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婴儿肥的小脸上透着健康与可爱,两条麻花辫搭在肩上,穿着碎花上衣,清新脱俗得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李正阳心里暗自嘀咕:这小妮子真是越长越水灵了。
随即想到少男少女如果单独出去,未免别人会说闲话,可加上刘爱国就不一样了,李正阳真想给自己的小机智点个赞。
小兄妹三人出了南锣鼓,晃悠悠到了鼓楼,中间花1毛5分钱买了3根赤豆棒冰,让刘爱国这小子高兴坏了。一直说下次让正阳哥再带他和姐姐出来玩。刘媛媛听到弟弟的话,小脸微微泛红,羞涩地低下了头。李正阳看着这对打闹的姐弟俩,心里直乐呵,心想:一根棒冰就把姐姐给“卖”了,这小子还真是够机灵的。
沿着烟袋斜街悠悠荡荡,一路溜达到了后海。路上脆麻花4分钱一根,买;水果糖1分一颗,买。刘爱国眼都直了,立马拍着胸脯保证表态走再远的路腿也不酸了。李正阳表示小孩子的快乐我们不懂,刘媛媛一路上也是很开心。
穿过羊房胡同到了新街口,街上路两边明显的就热闹多了。路边的小吃摊上,汆丸子热气腾腾,两毛五一碗,一人先来一碗;肉包子也是香得诱人,一毛一个,一人两个下肚,那叫一个满足。这年月的人啊,都实在得很,吃饱喝足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更何况还有肉呢,三人整的都挺高兴,没事儿继续逛着。
小兄妹三人边吃边逛,前面一家信托商店映入眼帘。李正阳想起前世看过的一段访谈:马大爷绘声绘色地讲着,那时候一对红木太师椅加上方桌,才卖区区十五元。北京的老住户们,家里要是有点用不上或者没地方搁的老家具,就一股脑儿地运到信托商店,换回几个零花钱,虽然不多,却也乐在其中。
最逗的是,信托商店还不兴即时结账的,得等东西卖出去了,卖完了给货主写封信,贴上四分邮票,货主见信后会马上来取钱。当时方桌不论式样,不分材质,只要是硬木,一律8元。那时的人们知识少,分不清紫檀,黄花梨,红木,鸡翅木,一律统称红木。以至今天林业部也将其统称红木。这历史的小趣事,说起来有的时候还是挺有意思的!
信托商店在北京分布比较均匀,东城有东单、东四、北新桥;西城有西单、西四、宣武门;南城有花市、前门、广安门;至于北城,一过了地安门,瞬间从繁华都市变成了蛮荒之地。
那个时候每一个信托商店跟前都要聚集一帮三轮车工,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