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开始。
云祉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医书:“《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敢问诸位,此句当作何解?”
这问题太简单了,连刚启蒙的学徒都懂得其中道理。不少大夫心中不免嘀咕,果然是纸上谈兵的内宅妇人罢了。
自负资历的大夫们不屑回答。
一位年轻大夫左顾右盼,见大家都默不作声,便主动开口答道:“是说良医在疾病未发时就能预防。”
“不错。”
云祉微微颔首,她看出众人心思,丝毫不觉得尴尬,随即话锋一转,继续问道:“但《素问》中又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请问二者区别何在?”
老大夫们面露沉思之色,一时间无人能答。
云祉轻声道:“前者强调预防,后者重在调理阴阳平衡。一字之差,境界迥异。“她随手写下几个方子,“这是治疗心疾的几味药,诸位请看配伍之法。”
大夫们传阅着方子,神色渐渐由轻视转为惊讶。那方子不仅君臣佐使搭配精妙,更标注了四季用药的变化。
“这……这配伍之法……”一位中年医者激动得声音发颤,“竟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精要融会贯通!敢问少夫人,此方出自何方大家之手?”
众大夫热切地看了过来。
这几个方子,自然是出自云祉爷爷之手。云家乃中医世家,这几个方子经过历代云家人的传承、革新和验证,绝对精之又精,作为不传之密也不为过。
“此乃吾师之方。”云祉想起爷爷,神色一时怅惘。
在场的大夫们却误会了她的神色,以为对方已经仙逝,便识趣地不再多问,而是恭恭敬敬地朝云祉行了一礼。
“多谢少夫人赐方!”
时下手艺人百工,无不敝帚自珍。而大夫的药方,更是不传之密。云祉这番大方地展露给诸位大夫,足见其心胸和气度。
云祉淡淡一笑,“良方医人,若诸位能够因此方救助百姓,便是云氏的福气。”
在场诸人,无不叹服,再也不敢生出小觑之心。接下来的考核中,云祉对各类疑难杂症的剖析鞭辟入里,给大家提供了不少新颖的思路,众人才知,她并非只是花架子而已。
得益于云祉的抛砖引玉,接下来的探讨中,不少大夫也投桃报李,纷纷祭出拿手好戏,激烈地讨论起来。
不仅是云祉,在场的大夫们都受益匪浅。
考核持续到日暮。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