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长出来呢。”
到了凌晨三点,《风之绿》的第一版雏形可算是弄好了。
胡逸就按了播放键,旋律就从耳机里流出来了:开头是风声在低低地吟唱,接着加进去几段鸟儿的鸣叫,就像节拍器似的在引导着,然后是一段用树叶摩擦模拟出来的打击乐节奏,最后才慢悠悠地引出主旋律。那旋律既不是常见的流行风格,也不属于那种高亢激昂的抒情类型,而是一种处在自然和科技中间的旋律,温柔里还透着点倔强。
正沉浸在音乐中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李女士推开门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
她一坐下就说:“我把最新的调研数据拿来了。”接着又说道,“大众对音乐和环保结合这事兴趣不大,他们更愿意做些实际的事,像种树啊、捡垃圾啊,或者捐款来支持生态项目。不过呢……”
她停了一下,眼睛看向胡逸,“你要是能让大家产生情感共鸣就另当别论了。”
胡逸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说:“我明白。”
李女士走了之后,胡逸又把音频工程文件打开了,眼睛盯着那一串一串的波形图。
“情感共鸣……”他小声嘟囔着,“不是靠歌词,也不是靠旋律,得靠参与感才行。”
这时候,他脑子里突然有了个想法。
他打开浏览器,在搜索框里输入几个关键词,开始研究互动式音乐技术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屋里,在地板上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影。
忽然,他停下手头的操作,嘴角轻轻往上一翘。
一个全新的想法就要成型了。他心里没底儿,不知道这个想法能不能被大家认可,也不清楚这想法到底能不能改变啥。
不过他心里明白,这个想法就是《风之绿》真正的灵魂所在啊。
这也是他和这个世界达成一致的头一步呢。
胡逸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脑子里的想法就像闪电似的,一个接一个地蹦跶出来。
他麻溜儿地找出几个互动音乐平台的案例分析,又翻了好多关于公众参与感和情感绑定的研究报告。
“音乐可不能光用来听啊。”他小声嘟囔着,“得让音乐变成一种行动才行。”
嘿,突然一个灵感就在他脑袋里炸开来了——他能设计一个从来没人搞过的互动机制呢!
他马上打开音频工程软件,开始弄一套根据用户行为反馈来生成个性化旋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