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风一吹,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就发出轻微的声响。胡逸站在“绿源生态保护协会”那块铜牌前面,手指关节在橡木门上敲了三下。
门里很快就传出“请进”的声音,这是陈女士那独特的清冷嗓音,就像山涧里破冰流淌的溪水一样。
胡逸一推开门,就感觉被满屋子的绿色给包围了。
靠墙的老式铁皮柜上摆着十二盆多肉植物,窗台上垂着吊兰,就连陈女士的办公桌都是用回收的船木做的,木纹里还嵌着几颗生锈的铆钉呢。
陈女士正低着头整理一沓文件,一抬头,镜片反射着光:“胡老师,坐呀。”
胡逸就在她对面的藤编椅子上坐下了,他看到茶几上的陶瓷杯底部印着“可降解”的标识,就问道:“陈女士,您说的新情况是啥啊?”他直接就奔主题去了。
陈女士把一份报告推到胡逸面前,报告封皮上是活动场地的卫星图。“昨天啊,我们技术组做了碳足迹的测算。”她用手指尖敲了敲报告的第三页,“原来方案里的展示架用的是复合板材,这种板材虽然比实木便宜,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超出标准37%呢;还有啊,音响设备的临时供电系统,如果用柴油发电机的话,这三天的活动就要排放两吨二氧化碳。”
胡逸的眉毛忍不住跳了一下。上个月在苗圃那儿,陈女士就蹲在樟树苗跟前儿,说“得让地球松口气”的时候,他就明白,这位负责人那可是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您是想全换成更环保的材料吗?”
“不是想,是必须得换。”陈女士把眼镜摘了,眼尾那些细细密密的纹路就露出来了。“胡老师啊,我知道您想办一场热热闹闹的音乐环保展,可要是这热闹的代价是让地球多喘半口气的话——”她突然就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疲惫的坚持,“那我宁可这活动就十个人参加。”
胡逸就想起草图背面小月牙写的字:“树会记得我们唱的歌吗?”他伸手摁住报告,手心里都能感觉到纸张的纹路,这报告可是用再生纸印的呢。“陈女士,您给我三天时间吧。”
从协会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暮色都爬满了天空。
胡逸站在楼下抽了根烟,那烟被风一吹,就扯成了细丝。
他拿出手机,翻到“李先生”的联系方式,这位李先生是市中心“星夜派对”娱乐城的经理,之前他俩合作过两场公益演出呢。
在“星夜”的总经理办公室里,李先生正皱着眉头看财务报表呢。
看到胡逸进来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