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离析,沦为李峰和付无义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与此同时,九原城里,孙德胜正将一摞银元码在桌上。
“告诉兄弟们,再加码!”
“把刘春芳的亲兵营摸清楚,单独谈!可以考虑拿出小黄鱼!”
连续几天利诱,士兵内总有耳根子软的。
再加上部队断粮,大部分人饿着肚子,战马是绝对不能碰的,可士兵饿红了眼,盯着战马发呆,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杀马吃肉。
深夜,刘春芳的帐篷外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他猛地掀开帘子,却只看到满地脚印通向马厩。
月光下,二十多匹马正在狂奔,马背上的黑影裹着他亲手发下去的军毯。他举起枪,手指却在发抖 —— 那里面,有他手把手教过骑射的新兵,还有跟着他出生入死五年的老兄弟。
“团长,兄弟们扛不住了,您不想得罪付军长,可也得考虑兄弟们的活路吧。咱们已经断粮十天了,到现在都没看到运输物资的车马。”
“站住!”刘春芳大喊一声,然而回应他的只有马蹄声渐远。
从这一刻起,骑兵团的军心已开始动摇。
他的营帐外,几个士兵正小声议论着,眼神时不时飘向远方,话语中满是对那丰厚赏金的向往,声音虽低,却像针一样刺痛刘春芳的心。
刘春芳在帐篷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应对这内忧外患的绝境。
当下局势危急,他已没有太多时间去感慨,必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找到扭转乾坤的办法,拯救骑兵团于水火之中。
35军这边,应该已经知晓物资运输的问题了。
可后勤部的反应滞缓,因为付军长不在这里。
王天珩回到五原,借着家族的威望,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并承诺每人分配3亩肥田,2亩薄田。只要来他大汉旅当兵,立刻给分田地。
他的姑姑王友卿也顺势推波助澜,大肆的收购干渠沿线的良田。
姑侄两人的操作,无疑是在掘35军的根基,动静闹得很大,一天就招募了800多青壮。也让35军内训练好的士兵意兴阑珊,想直接改投到大汉旅麾下。
对士兵而言,反正都是在绥远内当兵,在你35军内是属于第八战区,到了独立军也是第八战区,没啥子区别。
连续有人找到长官,申请退伍。
没办法啊,那边给的太多了。
王天珩造成的动荡,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