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难度大到几乎是要让顾南行本人崩溃。
没办法,在这片土地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情形,如此规章。这是对很多人的世界观的打击,他们本能的就会反对。
可是,顾南行改革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怎么能不推动呢?
手下的世家子弟不愿意推进,选拔出来的人阳奉阴违,干活的人对规则是一知半解。在快速扩张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一下子全都暴露了出来。
那怎么办?那只能去灭火,一个郡一个郡的去灭火,顾南行带着一套班子全国巡游亲自挂帅灭火,把规则和秩序建立起来,反复开会统一和协调。
这套办法实际上来自于后世,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格外好用,在等阶社会里,上位者亲临确实是有巨大的效果。
也就是顾南行如今方才不惑的年纪,体力还支撑的住他巡游大半个中国,并且还得到了刘备的倾力支持,才能够完成。
相比于顾南行一个郡一个郡的梳理,跑遍了中原各地,针对各个地方进行调整。刘备的工作也不轻松,他也要面对挑战。
刘备军的大战持续两年,许多来自草原的战士也为刘备军服役了多年,他们要回去草原了!这些人可以是刘备管理草原最好的帮手,成为刘备军控制草原的基干力量。
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他们也可能成为让整个草原背叛的滔天巨浪。
所以,如果说顾南行的工作是向南向新领土的,那刘备的工作就是向北向草原的。
刘备军的精骑和足以击败曹操与孙坚的强大助力,处理不好,随时可能变成会南下毁灭中原的力量。
不过,对于刘备来说,无非就是多交一些兄弟的事情,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控制他们而已。而这本来就是被草原各部奉为大单于的他应该做的,甚至包括率领草原各部大军,去击溃那些不服从的草原部落。
实际上,这一次刘备推迟了的北巡足足持续了一年多,让刘备甚至学会了鲜卑语和匈奴语。如今的刘备可以不通过翻译,或者不需要让草原部落的领主说汉语,就可以和他们直接交流。
这极大的增强了北方诸族的好感,并且在刘备的建议下,刘备的两个儿子也都学了不少草原各部的语言,并且对草原各部有了深刻的认识。
不论日后如何,至少刘备生在的这段时间里,草原各部会毫无疑问的尊奉刘备为大单于,让刘备军能够继续控制整个草原。
顾南行自己都难以想象,短短一年的时间,刘备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