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丁奉和徐盛两人统一管理。
而孙策没有站在中军的位置,他把自己和自己训练的精锐配置在了战场的东侧,也就是自己的右翼,试图通过自己最强势的部队迎击刘备军骑兵。而且把中军交给周瑜的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周瑜在指挥作战协调兵力上的天赋。
而黄忠其实也打得相似的主意,只不过他采纳了庞统的建议——我军兵强,不如让骑兵待命,在合适时候出击,一锤定音。
也就是说黄忠把骑兵配置在了军阵的后方,由塌顿亲自指挥,按照刘备军需求,看到哪里有机会,就在哪里发动进攻。
而正面黄忠也和孙策一样交给庞统打理,同时东侧也就是左翼亲自带队,而右翼则是安排了高顺统领。
这个布置颇有种两翼齐飞,最后骑兵最后包围,一举全歼孙氏兵马的意思。
不要怀疑,黄忠和庞统就是这么规划的,他们就是想要一口气吃掉孙策军队来一波大的。至于为什么如此?那当然就是凭借刘备军战力更高,士兵更加训练有素了。
黄忠和庞统对这些日常训练水平极高的士兵很了解,也很清楚他们比那些孙策拙劣模仿,连粮食都供应无法充足的士兵强多少很有信心。
所以,战斗一开始,黄忠就展开了攻势。
不管是左翼的黄忠,还是右翼的高顺,都以自身为前锋,向着孙军发动了猛攻,试图一举瓦解正面的敌人。
和黄忠正面对上的孙策本来就有正面击败刘备军的意图,又碰上了刘备军主将黄忠,自然是立即带领人马冲了上来。
一时之间,黄忠和孙策两人是战在一处,士兵们也是杀在一起。
那时喊杀声四起,刀兵相交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场混战就在此展开。
孙策与黄忠两人更是打出了火气,战场之上,两人身边竟然杀出了一片空白是无人敢于靠近。刀枪反复相交是让双方谁都不能取得优势。
事实上,不只是黄忠和孙策打了个半斤八两。黄忠所部和孙策所部也是同样打了个半斤八两,黄忠所部训练和装备更好,但是孙策所部那人多啊!
双方一时之间相持不下,不过在中军的庞统看得分明,黄忠所部若是持久战,很可能不是孙策和他两万精锐的对手。
而另外一翼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同样是两万人马对战七营刘备军步军,高顺独战徐盛丁奉两人的同时,他训练有素的步军就像是在撕扯面包一样不断消灭着各家的私兵。
尤其是在装备精良的重装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