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淮西四镇,但是比起那些人,孙策和周瑜加上吕布的组合明显也是强了很多。
只不过此刻,刘备军众将士倒是信心爆棚。在他们眼中,击败孙家那已经是探囊取物。
顾南行和刘备既不能说什么伤士气的话,也得注意让诸军注意骄兵必败,也着实犯了些头疼。
虽然说如今天下大势,刘备军横扫天下的局势已经逐渐明朗,军心可用,可也有一旦不能统一,曹操和孙家分别割据的可能性。
那孙家死守淮河一线显然是打得这个主意。放弃汝南和唾手可得的颍川等地,就是要消耗刘备军。
等曹操恢复过来,刘备军又久攻不下,或者没有取得足够的战果,天下继续割据不是不可能的。
而以刘备和顾南行来看,这种局面是最差的。最好就是一鼓作气,彻底扫平淮河一线的孙家军。
这样不仅可以扩充地盘,更是可以等待大军休养生息之后,直接一统荆杨二州。
要知道,自从建安十一年出兵并州算起,刘备军几乎全力远征了接近一年半。哪怕以刘备军的财力,在曹操策略之下,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亏空。
为了维持大军行动,顾南行这一次真的是榨干了几乎所有可能的潜力,甚至于把诸葛亮在潼关之战后召回了邺城,负责无论如何保证大军的军需供应。
并且,顾南行自己还亲自往返于长安和洛阳,为张飞和关羽两支军团筹措军需,面见各种世家和商人,提供各种许诺。
这颇有一些当初顾南行在刘备军势力极弱的时候与各个世家周旋的情形,只不过规模扩大了无数倍。
甚至有世家的使者看到来面见他们的人是大名鼎鼎的顾南行的时候都愣在原地的,对于这样的人,顾南行自然是都好好坑了一比。就为了维持大军的攻势。
而面对大军的军需问题,刘备军就只能是用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秋收之前发动进攻。然后等到秋收时候,在富庶的徐州和豫州多收缴一些满足军需,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只是这么做,显然是给前线将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刘备也借此议题,向所有将领和谋士发去消息,让他们警惕可能发生的意外,一定要避免被敌人偷袭击溃。
至于作战计划,则是由刘备和顾南行、贾诩、法正以及庞统等人商议得到的。
各军主将不能轻易离开值守,所以谋士们,除了配合关羽攻樊城的徐庶,都在七月被召唤到邺城进行了讨论,以及人员分配,并且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