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还早得很,但是有另一条战线已经开始了激烈的大战,其规模和紧张程度已经是一场决战的规模。
这就是顾南行所主导的井陉战线。
井陉一线实际上并不只有井陉道一条,而是太行山多条通道的总称。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自然是井陉道,因为这一条道路乃是到目前为止通行状况最好的一条道路。
通过这条道路,大军可以带着大量给养顺利进入汾河谷地,到时候对晋阳等地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对攻占并州就占尽了优势。
而这样的攻击,自然是曹军防御的重点。
所以曹仁亲自带着乐进把守井陉道,三万大军是牢牢卡住井陉附近的关隘,阻止刘备军进军。而李典等人则是分别驻守各个关口,阻止刘备军的进攻。
而顾南行也是派了诸葛亮和高顺两人一起前往井陉,带着二十营步兵和十营弓兵强攻井陉道。
至于其他人则是作为预备队,与敌人进行作战,既是用来防御敌人进攻,也是用来在敌人阵势脆弱的地方寻找破绽。
在主战场,曹仁的防御设置只能说是尽心竭力,因为他针对井陉道的特点,设置了层层阻碍,反复防御的手段。
在整条井陉道上,依据城池营垒分别设置多个狙击的阵地,每一处都针对刘备军上一处进攻所展示出来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比如说,井陉城之战的时候,刘备军就启用了大型的云梯车,迅速让高顺的精锐步兵上城,很快就摧毁了城墙上的抵抗。
失去了井陉道的外围据点之后,针对刘备军的攻势,井陉关城墙外,除了护城河,曹军还准备了阻止登城加固用的土坡。
这样的土坡让刘备军的攻城器械来不及调整,不仅登城车难以够到,连投石也受到了影响,没办法轻易砸塌城墙。
于是,双方就开始了一场对峙,一场庞大的工程对战。
井陉关城下没有大城那种护城河,所以刘备军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开始了土木工程,要通过挖沟的方式接近井陉关的城墙。
只不过,曹军也不傻,他们也会在地下挖掘地道去试着阻止刘备军挖地道入城。
不过,太行山并非黄土堆积,地下没有那么土层,也没那么好挖,诸葛亮根本没打算挖通地道,只是想要试着接近城墙底部。
然后用火烧掉支撑,破坏城墙地基让城墙坍塌。
可惜这一战法也没能成功,月余的作战之后,只是塌了一小段城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