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慕容恒的怀抱。眼看局面要崩,慕容恒急中生“智”(也可能是急昏了头),一拍大腿:快!把慕容冲的儿子慕容瑶抬出来!拥立慕容瑶为帝,改元建平!还顺手追谥慕容冲为“威皇帝”。这套组合拳打得飞起:你看,我立的是“根正苗红”的前任太子,安抚了他爹的旧部;我还追封他爹当皇帝,显得我多“忠义”啊!简直完美!
登基的鼓乐可能还没完全停歇,慕容瑶就深刻领悟了什么叫“光杆司令PLUS”——皇帝限定版。群臣像退潮的海水,“哗啦”一下全涌向了慕容永的营帐。偌大的行营里,瞬间只剩下慕容瑶和他那套孤零零、略显尴尬的“天子仪仗”。《资治通鉴》用冰冷的十二个字记录了这个社死瞬间:“兵众皆去瑶奔永”。四十万大军啊!愣是没一个人愿意为这位新皇帝拔刀!这龙椅坐上去不是君临天下,是如坐针毡、寒气直冲天灵盖!
慕容永的效率高得可怕,“贺礼”很快就送到了——一支专程来“请”伪帝慕容瑶“下课”的精锐小分队。可怜慕容瑶同学,连份像样的遗诏都没来得及构思(可能连龙椅的纹路都没摸熟),就被慕容永“咔嚓”一声送走了。从登基到领盒饭,史书没精确到小时,但掐指一算,其“执政”生涯满打满算七天左右(农历三月壬子日即位,戊午日被杀),绝对是中国皇帝“任期最短”排行榜上的强力竞争者,堪称“快闪皇帝”鼻祖。慕容永麻利地清理完“前朝余孽”,立刻扶立慕容泓(慕容冲的哥哥)的儿子慕容忠上位,改元建武。西燕的“皇帝流水席”又翻台了。更绝的是,这位送慕容瑶上路的权臣慕容永,后来自己也没忍住,披上了那身要命的黄袍,成了西燕的末代君主(然后被后燕慕容垂灭了)。历史这剧本,真是充满了黑色幽默。
三、史海钩沉:被简化的“七日体验官”
在卷帙浩繁的十六国史册里,慕容瑶的存在感,大概就跟流星划过夜空差不多。《资治通鉴》司马光老爷子大手一挥,只用了区区几十个字就把他的一生(主要是死)交代完了,连生日都懒得写。后世有网友戏称他为“走马灯上的剪影皇帝”,在386年三月这个疯狂刷新“帝王KPI”的月份里,西燕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也可能是到我家坟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些现代文章可能觉得他太“单薄”,想给他加点“人设”,比如吹他“尊崇儒学”“文采斐然”所以谥号“文帝”。然而翻开原始史料一对照,这些描述就像给速食面包装画满米其林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