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出击。这场仗,打得漂亮。王恭兵败身死,刘牢之集团的势力在江北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扩张。高雅之在这场“出道战”中表现可圈可点,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军界新星。此刻的高少爷,站在人生的小山包上,眺望远方,大概觉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不过如此吧?命运的剧本,似乎正朝着“人生赢家”的方向稳步推进。
二、战场“滑铁卢”:余姚之战与“金汤匙”的第一次摔裂
然而,命运这位编剧,最喜欢的就是给顺风顺水的主角安排点“惊喜”。公元400年,一场席卷东南沿海的超级风暴——孙恩起义爆发了。这位信奉五斗米道的“海贼王”(字面意义),带领着狂热的信徒,从海岛登陆,攻城略地,势头猛得让东晋朝廷肝儿颤。
朝廷急眼了,火速调兵遣将。高雅之这位新晋“名将”(自封或他封),自然被委以重任。他与桓不才、孙无终等将领合兵一处,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前线,在余姚(今浙江余姚)摆开阵势,准备给孙恩这个“泥腿子”一点世家大族的颜色看看。
理想是丰满的:官军甲胄鲜明,将领运筹帷幄,叛军乌合之众,一触即溃。
现实是骨感的:孙恩的起义军,信仰加持,悍不畏死,战术灵活(尤其擅长水战和山地游击)。而官军这边嘛…嗯…可能高少爷的实战经验和对底层士兵的掌控力,并没有他的家世和头衔那么光鲜。
战斗过程史书着墨不多,但结果极其惨烈——“士卒死伤殆尽”。翻译成大白话:部队基本被打光了!前一秒还指点江山的高太守,下一秒就体验到了什么叫“兵败如山倒”。在亲兵拼死护卫下,高雅之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地一路狂奔,逃到了山阴(今浙江绍兴)。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昔日鲜衣怒马、前呼后拥的世家公子、太守大人、大将爱婿,此刻蓬头垢面,满身血污泥泞,惊魂未定地躲在残破的城垣下。那把闪闪发光的“金汤匙”,第一次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磕出了难以修复的裂痕。余姚之战,不仅是他军事生涯的巨大污点,更像一盆刺骨的冰水,浇醒了他的“人生赢家”美梦,也为他后续一系列更加“放飞自我”的操作埋下了伏笔——挫折感有时会让人清醒,但有时,也会让人走向极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父仇家恨:反桓玄的“复仇者联盟”与“速败”闹剧
如果说余姚之战只是事业上的重大挫折,那么公元402年发生的一件事,则彻底点燃了高雅之心中的地狱之火,把他推向了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