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其最终结局(是战死?是被俘后被杀?),但以他的身份(王爵、核心重臣)、性格(宁折不弯)以及之前极力主战的表现,他几乎不可能在东晋的屠刀下幸免。这位曾经威震山东的桂林王,最终与他竭力想要挽救的南燕政权一起,化作了历史长河中一缕沉重的尘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诙谐落幕,历史余音
慕容镇的一生,简直像被命运编剧精心安排的大型悲剧连续剧:军事上,他是能掐会算的“黄河岸边战术大师”,是泰山脚下平定“草根CEO”的“风投杀手”;政治上,他是专治老板“上头”的“人形清醒剂”,是敢指着佞臣鼻子骂的“朝堂弹幕机”;气节上,他是“宁坐牢也要说真话”的“倔骨头”,是国难当头依然提出“梭哈计划”的孤勇者。当慕容超在建康刑场上,或许还强装镇定地“神色自若”赴死时(史载其“神色自若”),不知他脑海里,有没有闪过慕容镇那张焦急、愤怒又绝望的脸?有没有一丝后悔没听那句逆耳的忠言?
而慕容家族的悲剧,并未因慕容镇的牺牲和南燕的灭亡而落幕。慕容德的女儿平原公主,先嫁段丰,丈夫被杀后,被强逼改嫁他人。新婚仅仅三天后,侍女发现她已自缢身亡。她的裙带上赫然写着:“死后当埋我于段氏墓侧,若魂魄有知,当归彼矣。”(死后请把我葬在段丰墓旁,如果魂魄有知,我定要回到他身边!)数万南燕遗民听闻此事,无不落泪。这悲戚的泪水,既是为这位忠贞不渝的公主而流,又何尝不是为像慕容镇这样,赤胆忠心、才能卓着,却终究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国倾覆的忠臣良将而流?
十六国的烽烟早已散尽,当我们回望这段充斥着血与火、权谋与背叛、英雄与草莽的历史,慕容镇的遭遇依旧令人扼腕叹息,忍不住想给编剧(历史)寄刀片:明将遇昏君,忠言变遗恨,一身本事无处使,满腔热血付东流。 他如同南燕这个短命政权的缩影,在时代的夹缝中奋力搏击,试图力挽狂澜,却终究被历史的洪流无情吞没。慕容镇的故事,是一曲混杂着黑色幽默的悲歌,它提醒我们:再锋利的宝剑,握在瞎眼又自负的持剑人手里,也终究难逃折戟沉沙的命运。这,或许就是他留给后世最沉重也最值得玩味的历史回音。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