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这个远离慕容家族权力中心的地方,呼延平成了慕容超实际上的养父和启蒙老师。他教慕容超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向他讲述他父辈慕容家族的辉煌历史与血海深仇。同时,呼延平自己也在身体力行地传递着一种在乱世中极其珍贵的品质:坚韧、忠诚和信义。史书上说慕容超长大后“性隐忍”,这份隐忍,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姑臧这段寄人篱下、朝不保夕的日子里,由呼延平言传身教刻进骨子里的。那张破草席裹住的,不仅是婴儿的身体,更是一个流亡皇孙的尊严和一个王朝血脉延续的微弱火种。呼延平以一介小吏之身,默默守护着这点星火。
五、临终托付:一句预言与一场联姻
然而,乱世的颠沛流离终究耗尽了呼延平的精力。临终之际,他把慕容超和自己的女儿叫到床前。他紧紧握住慕容超的手,目光仿佛要穿透生死的界限,郑重嘱托:“殿下,慕容氏的血脉,就在您身上了。老臣……尽力了。”(这托付,沉甸甸的,既是责任,也是期望)接着,他又转向自己的女儿,指着慕容超说:“这孩子(慕容超),将来或可伴你终身。”(这大概是他作为父亲,在乱世中能为女儿想到的最好归宿了)。一句遗言,完成了双重托付——将复国的希望寄托于慕容超,将女儿的未来绑定于慕容超。这无意中的安排,竟埋下了未来宫廷关系的重要伏笔。
六、“草根”帝王与南燕悲歌:呼延平守护的“火种”如何熄灭?
呼延平死后,命运之舟继续漂流。多年后,慕容超的叔叔慕容德在山东青州一带站稳脚跟,建立了南燕政权。慕容超抓住机会,历经一番周折(包括装乞丐),终于成功“认亲”,投奔到了慕容德麾下。
因为慕容德没有儿子,慕容超这个流落民间多年的“皇侄”,最终竟幸运地(或者说是不幸地)被立为太子,并在慕容德死后登上了南燕皇帝的宝座。呼延平当年在寒风中拼命守护的“火种”,似乎终于要燎原了!
然而,历史的讽刺剧开始了。这位在破草席中幸存、由小吏养大的皇帝慕容超,登基后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似乎完全忘记了呼延平教给他的隐忍和信义,也忘记了民间疾苦。他猜忌宗室,滥杀功臣(把帮他上位的肱股之臣慕容钟、段宏等逼得叛逃),生活奢靡,横征暴敛,把南燕这个本就不大的“分公司”搞得民怨沸腾,离心离德。他治国理政的水平,大概就像新手开碰碰车——横冲直撞,四处碰壁。
结果可想而知。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