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变身书法圈顶流博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三位在建康城上演的"权力的游戏",比HBO剧集还精彩。庾亮主政时搞"严打"政策,把清谈名士们吓得集体掉粉;庾冰接棒后秒变端水大师,在世家大族间左右逢源;庾翼则直接开辟"第二战场",在荆州搞起军事经济特区。三兄弟的职场技能树完美互补,硬是把庾氏家族从普通外戚升级为VIP世家。
最戏剧性的是咸康六年(340年)的权力交接。当庾亮在武昌病重时,建康城的吃瓜群众都在赌继承人花落谁家。结果庾亮临终前玩了一手"举贤不避亲",跳过朝廷直接指定弟弟接班。这波操作堪比现代家族企业传位,把当时准备看笑话的政敌们惊得瓜都掉了——没想到庾翼上任后竟真把荆州经营得风生水起,活生生把"裙带关系"演绎成了"举贤任能"。
九、江陵军事基地的秘密公元342年的江陵城,俨然成了东晋版"五角大楼"。庾翼在这里打造的军事工业综合体,让北方胡人闻风丧胆。他亲自设计的"襄阳-江陵-武昌"铁三角防御体系,比现代导弹防御系统还超前。据《晋书》记载,其军械库"所造杖库埋之,十年取用,其禁仗俨然新造",这保质期堪比现代军工产品。
更绝的是他的"军民融合"政策。庾翼在荆州推行屯田制,士兵们战时扛枪、闲时种地,硬是把荒芜的江汉平原变成超级粮仓。他还搞起"军转民"试点,把造箭技术改良后用于农具生产,当地农民纷纷表示:"自从用了庾将军牌犁头,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亩产还能翻一番!"
最让建康文官们惊掉下巴的是,庾翼居然在军营里开起了扫盲班。他要求所有士兵必须认识五百个常用字,理由是"不识字怎么看懂烽火台信号?"这种超前教育理念,让荆州军成为当时学历最高的部队。后来桓温北伐时,发现前线士兵居然能写家书,感动得直呼:"庾公真乃神人也!"
十、庾翼的朋友圈文学作为东晋初代斜杠青年,庾翼的朋友圈堪称大型凡尔赛现场。某日晒出襄阳城防设计图,配文:"今日份搬砖,把办公室搬到前线~";隔天po出《故吏帖》墨宝,还要@王羲之:"隔壁老王看看我这笔法进步没?";偶尔深夜emo发长文:"北伐路漫漫,求推荐靠谱代餐(注:代理参谋)"。
他的政务处理更是自带段子手属性。有次处理民间纠纷,两村争水源打得不可开交。庾翼判案时突发奇想:"尔等各派壮丁十名,比赛插秧,谁家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