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陶侃在荆州练兵时,还真编了首《采莲曲》当军歌。而那位评弹艺人更是一战成名,江湖人称"御前琵琶圣手",出场费直接翻了三倍。
5. 家族群的"深夜危机"
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庾太后正批阅奏章,忽见兄长庾亮提着食盒求见。打开一看,竟是童年最爱的牡丹酥,瞬间警铃大作——上次阿兄这般殷勤,还是求她给侄儿安排官职。
"小妹..."庾亮刚开口,庾文君就竖起三根手指:"第一,苏峻不能动;第二,江州兵权不能碰;第三,御史台新来的周御史是王家门生。"见兄长还要争辩,她突然捧心蹙眉:"哎哟,定是旧疾复发..."吓得庾亮连声告退。
待兄长走远,庾太后立刻召来暗卫:"派人盯着苏峻大营,再给陶侃将军送二十车粮草。"转头看见偷听的小皇帝,她狡黠一笑:"陛下记住了,对付自家亲戚,得学会'打草惊蛇'与'暗度陈仓'并用。"
但这位铁腕太后的软肋始终是亲情。咸和二年(327年),当庾亮坚持要削夺苏峻兵权时,庾文君虽预感到危机,终究拗不过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她在给陶侃的密信中无奈写道:"兄执意若此,如幼时夺我纸鸢,纵知将坠,亦难阻拦。"
四、建康城的血色黄昏
咸和三年(328年)正月,当苏峻叛军的火把照亮建康城墙时,庾文君正在教宫人制作"战时压缩饼"。她把牡丹花粉混入面中,戏称这是"吃了能壮胆的仙丹"。谁也没想到,这些粉色面饼后来真成了突围将士的救命粮。
城破那日,庾太后将最后三块牡丹饼塞给侍卫:"带给陶将军,就说..."她顿了顿,忽然笑出声:"就说本宫欠他的评弹门票,来世用《破阵曲》还上。"
镜前的庾文君最后一次描眉,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出嫁时的情形。那时的她担心胭脂不够红,现在的她烦恼鹤顶红不够快。当叛军的脚步声逼近殿门时,这位曾用牡丹酥治国、用评弹理政的奇女子,终是活成了史书中最凄艳的一抹绯红。
这个充满魏晋风骨的死亡选择,让后世文人既赞叹又惋惜。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怀古》中写道:"庾家女郎临危日,犹胜男儿百万兵",而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更是在《临川四梦》中虚构了庾文君魂魄守护建康城的奇幻情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历史天平上的重估
回望庾文君三十二年的人生,恰似她最爱的牡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