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上古贤后,佐政不干政。陛下若以社稷相问,妾自当知无不言;若论军国机要,自有诸公决断。"这番不卑不亢的表态,既保全了朝臣颜面,又为日后参政埋下伏笔。
三、临朝称制的铁腕玫瑰
太宁三年(325年),明帝突然驾崩,五岁的司马衍继位。面对"主少国疑"的危局,庾文君一改往日温婉形象,在太极殿上当着百官解开发髻,任三千青丝垂落龙椅:"诸君且看!此头可断,此志不移!"这个极具戏剧张力的举动,竟让原本蠢蠢欲动的门阀势力瞬间噤声。
在"太后临朝"的四年间,庾文君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手腕。她以"春耕诏"鼓励农桑,借"观星台重修"之名削减宗室用度,更巧妙利用王导、郗鉴等老臣制衡兄长庾亮势力。某次庾亮欲安插亲信入中书省,庾文君在宴席上笑吟吟举杯:"阿兄可记得儿时抢我牡丹饼?今日若再抢,怕是要被御史台的奏章噎着了。"举座皆惊之际,庾亮只得讪笑作罢。
1. 早朝现场的"鸡飞狗跳"
五更鼓刚敲过,建康宫城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三十二岁的庾太后抱着暖手炉斜倚在珠帘后,看着丹墀下乌泱泱的朝臣队伍,突然有种在菜市场看摊的错觉——左边王导家的门生正在和郗鉴的幕僚互相瞪眼,右边自家兄长庾亮的笏板都快戳到陶侃的胡子了。
"诸位爱卿..."庾文君清了清嗓子,底下瞬间鸦雀无声。这招是她跟御膳房张大娘学的——每次厨子们吵架,张大娘只要敲敲铁锅,整个厨房立刻安静。"今日先从春耕说起,琅琊郡的牛疫..."
话音未落,御史中丞钟雅突然扑通跪下:"太后!臣要弹劾庾亮将军!"全场倒吸冷气,庾文君手里的暖炉差点翻倒。她瞥见自家兄长涨红的脸,突然想起小时候庾亮偷吃她点心被父亲责罚的模样,差点笑出声来。
"钟卿且慢。"庾太后慢悠悠拨弄着翡翠护甲,"你可知前日宫中丢了三只御鸡?"见众人茫然,她话锋一转:"本宫查了半月,发现是黄门侍郎家的狸奴所为。可见凡事要讲证据,断案如烹小鲜,急火容易糊锅不是?"这招"声东击西"让钟雅当场噎住,庾亮趁机递上春耕奏章,早朝危机就此化解。
事后小皇帝司马衍好奇地问:"母后为何不说破钟雅诬告?"庾文君边教他写"制衡"二字边笑:"治国如养花,杂草要拔,但也不能拔得太干净——否则谁来给牡丹当绿叶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 御书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