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他心中暗喜,知道这一定是王大将军的亲笔信。
沈充打开信封,仔细阅读起来。信中的内容让他大为震惊,原来王敦想请他去担任“江南财政总长”一职。
看着信中“共谋大事”四个字,沈充不禁摸了摸腰间那叮当作响的钱囊,心中暗自思忖:“这可是个肥差啊!”
突然,他想起了上月那位占星师说的话:“太白经天,主刀兵起。”如今看来,这不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
沈充越想越觉得兴奋,他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这可真是天上掉 IPO 啊!”
二、货币战争与舌尖上的谋反
1.沈郎钱的"轻资产"革命
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江南市场突然刮起"轻钱风暴"。沈充的铸钱工坊里,工匠们正在玩"重量消消乐"——每枚钱币从四铢降到三铢,还美其名曰"优化用户体验"。这种青灰色的"沈郎钱"轻得能浮在水面,老百姓编出顺口溜:"沈郎钱,水上漂,买斗米,折半腰。"
但商贾们爱死了这种"轻量化钱币"。丝绸商老周发现个秘密:用沈郎钱支付货款,同样的骡车能多装三成现金。他给沈充送了块匾额,上书"移动支付先驱",落款是"江南物流协会"。
2.叛军的"金融创新"
王敦大帐里正在召开古代版股东大会。沈充手持竹简PPT讲解:"诸位将军的投资将转化为'讨逆债券',年化收益30%!"说着掏出个镶金嵌玉的钱匣:"这是限量版纪念币,正面王大将军英姿,背面刻着'清君侧'三个鎏金大字。"
最绝的是他设计的"军功币"系统:士兵每斩首一级,就能获得刻着"功"字的特制钱币,集齐十个可兑换田宅。很快军营里出现了地下黑市,有人专做"军功币"倒卖生意,气得王敦大骂:"老子造反还造出个钱币交易所!"
3.通货膨胀的魔幻现实
随着沈郎钱泛滥,建康城出现诡异场景:买个胡饼要背半麻袋钱,茶摊老板用秤称钱收账。更离谱的是青楼行情——某位名妓的赎身价从三百贯暴涨到三万贯,老鸨拿着沈充的画像天天烧香:"求沈财神别再印钱了,奴家的账房先生都跑路了!"
连叛军内部都开始反水。有个小兵在战场日记里吐槽:"发饷日领的钱,还没等焐热就贬值三成。现在我们都拿钱当飞镖练,反正扔出去和箭矢杀伤力差不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魔都最后的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