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东晋狷直果侠周嵩》
舌剑诛邪谏九宸,孤忠何惧逆龙鳞。
刑台一笑拈经卷,魏晋嶙峋骨写真。
一、开局一张嘴,怼遍东晋权贵圈
在东晋初年的建康城(今南京),若论“毒舌排行榜”,周嵩若称第二,无人敢当第一。这位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出身的官二代,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用最刚的语气,说最扎心的话”。他爹周浚是安东将军,哥哥周顗(字伯仁)是名满天下的“雅量名士”,而周嵩却偏偏不走寻常路,活成了东晋官场的“泥石流”——怼皇帝、骂同僚、讽权臣,连亲哥的面子都不给,堪称“嘴强王者”。
1. 怼皇帝:司马睿的称帝劝进现场翻车
公元318年,西晋灭亡,司马睿在江南准备称帝。群臣纷纷劝进,场面如同“大促销现场”,个个高呼“殿下德配天地,赶紧登基吧!”唯独周嵩上书泼冷水:“现在北方沦陷,先帝棺材都没迁回来,您就急着称帝?要点脸吧!先北伐雪耻,再学周公谦让,天下人自然服气啊!”
司马睿气得当场把他贬为新安太守。周嵩临走前还不忘开“吐槽大会”,在酒局上挨个点评同僚:“戴邈你这人虚伪!”“张嶷你能力不行!”结果被戴邈告了黑状,差点被砍头。幸亏哥哥周顗是朝中红人,司马睿才忍痛放他一马。
2. 怼亲哥:名士周顗的“毒舌弟弟”
周嵩对亲哥周顗的嫌弃,堪称“兄弟互怼天花板”。周顗酒后误事被弹劾,周嵩冷笑:“你志大才疏,名声全靠吹!”(《世说新语》记载:“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闇”)。某次周顗重病,同僚刁协忙前忙后救他一命,周嵩赶到后却翻白眼:“你堂堂名士,居然和刁协这种小人混一起?”说完甩袖走人,留下周顗在病榻上凌乱。
二、硬核忠臣:嘴毒心热的国家杠把子
别看周嵩怼天怼地,关键时刻却是个“铁血忠臣”。东晋初年,“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下,权臣王敦势大,皇帝司马睿逐渐疏远功臣王导。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独周嵩拍案而起,上书怒谏:“王导是开国功臣,您这么搞,谁还敢尽忠?!”司马睿被骂醒,王导一家逃过一劫。
1. 王敦之乱:硬刚反贼的“头铁御史”
公元322年,王敦叛乱,杀周顗后假惺惺派人吊唁。周嵩直接掀桌:“我哥为天下人而死,轮得到你这反贼猫哭耗子?!”王敦气得牙痒,却怕舆论反噬,只能假意升他官职。周嵩继续作死,公开批评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