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年过六旬的荀崧上演了职业生涯最燃剧情:
Day1:叛军攻入建康,百官作鸟兽散。荀崧淡定整理朝服:"老夫要进宫护驾!"
Day3:晋成帝被劫持到石头城,荀崧全程"贴膜式保护",连叛军送来的饭菜都要先试毒。
Day15:皇帝被救出时,老荀已病得走不动路,仍坚持"扶墙随行",把忠臣剧本演成《这个老头不太冷》。
Bonus剧情:事后朝廷要给赏赐,他摆手拒绝:"这是VIP年费会员该做的!"
房玄龄在《晋书》里疯狂点赞:"景猷履孝居忠,无惭往烈",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这老头,忠孝两全的标杆啊!"
六、颍川荀氏的"育儿宝典"
荀崧不仅自己是六边形战士,还培养出两个"开挂"子女:
1. 虎女荀灌
13岁突围搬救兵只是起点;
婚后亲自训练家兵,发明"荀氏阵法"(融合八卦与厨艺理论);
晚年着《战地急救手册》,记载用酒糟止血的偏方。
2. 逆子荀羡
15岁被晋成帝看中要招为驸马,连夜翻墙逃婚被抓回;
28岁任北中郎将,成为东晋最年轻封疆大吏;
治理徐州时发明"流动政务车",被百姓称为"车轮上的青天"。
有网友计算:"按现在标准,荀崧家的教育投入回报率高达3000%,建议出书《如何在乱世培养状元家庭》。"
七、官场生存指南:从"背锅侠"到"常青树"
纵观荀崧66年的职业生涯,堪称古代版《官场现形记》正面教材:
背锅艺术:任襄城太守时遭遇饥荒,他主动背下"救灾不力"的罪名,暗中却让富户开仓放粮。
站队哲学:周旋于王导、庾亮之间却从不站队,发明"三不原则"——不结党、不贪功、不怼领导。
危机公关:任尚书左仆射时,巧妙化解"元帝庙号之争",让各方势力都觉得"赢了面子"。
退休策略:晚年多次请辞都被拒绝,最后混到开府仪同三司(正国级待遇),完美演绎"如何优雅地活到退休"。
史学家陈寅恪点评:"荀崧之仕宦,实为门阀士族保全门户之典范。"
八、历史评价:被盖章认证的"六边形战士"
忠孝双全的模范生:虞预夸他"处嫌忌之地,有累卵之危,而公将之以智,险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